1、综合题 读某城市内部图及我国部分城市统计资料表,完成以下问题。(14分)

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2006年我国部分地区统计资料
地区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城市人口比重/%
| 89.1
| 50.1
| 56.0
| 35.5
| 47.3
| 37.0
| 45.0
|
(1)图中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别为:Ⅰ________区、Ⅱ________区、Ⅲ________区。(3分)
(2)由于经济原因,不少城市中的Ⅱ类功能区开始出现高级和低级的分化现象。如果图中城市地区的主导风向与河流的流向大体一致,则高级区应主要分布在城市________(方位回答),试简述判断理由。(3分)
(3)分析表中地区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分)
(4)目前表中各地区的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试说明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⑴商业?住宅?工业? (3分)
(2)西南?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城市河流上游。(3分)
(3)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4分)
(4)城区环境恶化;政府政策支持;郊区环境好;交通条件改善;郊区地低等。(4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根据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回答。
第(2)题,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较好的位置,如地势高处、河流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
第(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4)题,本题考查郊区城市化及其原因分析。郊区城市化是现代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城市近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便利、社会秩序良好,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此题通过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进一步考查城市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等相关知识。读图、运用所学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近年来高考的一个命题趋势。解题过程中,读图、提取有效信息是关键,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例如河流对城市形态形成的影响——呈条带状,而不是集中式;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更容易形成聚落;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条件、矿产资源的开发都有可能成为新城区形成的影响因素。
【知识小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会形成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具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2、据图可知
[?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l-2题。

1、30年间该地区
[?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

1.此图说明该地区
[? ]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2.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受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3.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A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城市服务范围嵌套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等级与其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与中心地级别呈负相关
B.城市的位置一般位于服务范围的中央
C.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重叠交错、同级嵌套的
D.城市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职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