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


1.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
A.30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35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低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
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
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3.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②减少植物病虫害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北京时间),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此次峰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旨在给地球降温的这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分歧较大。 
材料二:全球变暖、化石燃料的日渐消耗……引起了人们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深刻思考。近日德国多家媒体披露了一项宏大的能源项目,德国多家大型金融和能源企业将联手南下,到北部非洲建立一个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以向欧洲提供电能。 
材料三: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谈判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受全球变暖的影响,部分行业损失较大,下列解释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保险业—自然灾害增多,赔偿增多 B、旅游业—全球变暖,出游人数减少 C、林业一全球气温的升高和干旱问题增加了引发野火的机会 D、渔业—二氧化碳多,海洋酸化,影响鱼类生长 
(3)据材料分析在此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地有效风能密度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的前景优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北半球冬至日,航行中的海轮上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74°,物体影子朝北,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8:20,回答1-2题。
1、此时该船位于:
[?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上述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内环境变迁将被迫举国移民,这里所讲的“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 ]
A、海平面上升
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
D、臭氧层空洞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 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2℃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 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2)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中国向发达国家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