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四)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乙点时,即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北回归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广州。
小题2:图示各点中,沈阳市昼长最短的是丁,因为丁位于南回归线上,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小题3:太阳直射点从甲到丙的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小→大→小;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沈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大→小;澳大利亚昼长的变化是长→短→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本题即可作答。解答本题还需明确各地昼夜状况及长短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所示:
(1)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一定昼长夜短。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则情况相反。
(3)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一天是极昼或极夜。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C点的经度是? (? )
A.90°E
B.150°E
C.165°E
D.90°W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10°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小题3: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时
B.8时
C.20时
D.8时或20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干可知,C为昏线AB的中点,所以C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刻是18点。根据时间计算公式,可以算出,当北京时间20点时,时刻18点的经线是90°E经线。选项A对。选项B、C、D错。
小题2:因为AB是整条昏线,纬度80°的纬线相交于A、B两点,所以A、B两点是晨 昏线与80°纬线的切点,也就是说80°纬线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线度数与直射点纬度互余,所以此时太阳直射10°纬线,选项A错。结合前面分析,C点是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始终是昼夜等长,B错。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结合前面分析,此时直射点是纬度是10° ,选项C对。AB只是一条昏线,是半个晨昏圈,赤道是一个大圆,相当于一个晨昏圈的长度,所以AB线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D错。
小题3:若AB为某纬线上的昼弧,C为中点,则C点时刻为12点。若A为80°W,那么B点是80°E,C点为0°,所以北京时间为20点。若A点为80°E那么B点是80°W, C点 是180° 经线,时刻是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8点。所以选项D对。选项A、B、C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11月1号凌晨5点58分,神州八号飞船发射成功。据此回答第1、2题。1.神州八号发射时,世界众多华人也观看了实况转播,纽约(西五区)华人观看转播时是当地时间为2.神州八号发射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10月31日16点58分
B.10月31日18点58分
C.11月1日16点58分
D.11月1日18点58分
E.日地距离增大,地球公转运动加快
F.北京比广州白昼时间长
G.南非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H.地中海沿岸进入多雨季节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神八发射成功为北京时间(东八区)11月1号凌晨5点58分,纽约西五区的时间为11月1号凌晨5点58分-13小时=10月31日16点58分。
2.11月地球向近日点移动,日地距离减小,公转速度加快。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南非为夏季,草木茂盛,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多雨,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左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下右图“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上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表示地轴的是?。
(2)上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上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日期是?。上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且昼?夜。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上右图所示相同的是?地。
参考答案:
(1)AB, CD
(2)丙,甲
(3) 23°26′S,12月22日,长,<
(4)A
(5)乙
本题解析:
(1)晨昏线应该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上左图中只有AB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AB表示晨昏线,地轴应该连接南北两极过地心,图中只有CD符合,所以CD表示地轴。
(2)太阳垂直照射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上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丙地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地方时是正午12时,北半球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只有甲地位于北半球,所以甲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上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其纬度为23°26′S,日期是12月22日,上左图所示日期12月22日过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但没有越过赤道,仍然直射在南半球,所以北京白昼变长,昼<夜。
(4)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故答案选A
(5)上右图所示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中显示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垂直照射现象,每年有两次最小值,而且最小值相同,只有赤道上的地方才有这种变化规律,甲、乙、丙、丁四地只有乙地位于赤道上,所以乙地与上右图所示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