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四)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常年受西风影响 D.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判断,①地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一般分布于30°--40°的大陆西岸;②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且降水量终年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③地终年高温多雨,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于0°--10°之间;④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分布于25°--35°的大陆东岸。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④表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小题3】在所有的气候类型中,除南极洲外,各个大洲都有分布的只有地中海气候。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布和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以温定带,以水定性。并结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等特征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等内容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面积时,下列同期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当南极地区极昼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面积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读图①中大洋海水等温线可知,海洋温度低于大陆温度,为夏季,故①错误;读图②等压面可知,亚欧大陆为低压,大洋为高压,为夏季,故②错误;读图③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此时为冬季,故③正确;读图④可知,云贵高原冷暖锋相交出现,为冬季,故④正确。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等值线判读,气压带风带移动,常见的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分析2009年3月初我国北方同纬度甲、乙、丙三地气象资料,完成问题。
日 期 | 甲 | 乙 | 丙 | |||
气温 | 天气 | 气温 | 天气 | 气温 | 天气 | |
3月1日 | 12~2℃ | 晴 | 12~4℃ | 晴 | 12~4℃ | 晴 |
3月2日 | 0~-7℃ | 阴雨 | 3~-4℃ | 阴雨 | 13~5℃ | 晴 |
3月3日 | 2~-6℃ | 晴 | 3~-5℃ | 多云 | 4~-3℃ | 阴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的气温和天气状况的变化分析,3月2日,该地区出现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故判断为冷锋影响。且甲地位于冷锋的锋后为雨区位置。
小题2:结合丙地3月2日和3月3日的天气状况和温度差异,判断3月2日,丙地还未受到冷锋影响,即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故气温较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表格的天气状况和气温变化特征,判断天气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天气系统的不同位置其天气和气温的差异分析,属于典型性试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1月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所以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等温线出现了几处闭合的曲线,因此受地形的影响大;据图可知:A处是河流的发源地,因此海拔较高,等温线越向中心温度越低。A气温小于28℃;B与A相比,7月时B大于A,1月时B小于A,所以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江西、湖南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山脉不太高,相对高度小,不能在区域内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区域内南部属于我国南岭以南地区,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该地区作物熟制由南部的一年三熟过渡到北部一年两熟;该区域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不能普遍种植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等值线图、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
A.西北风,东北风
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
【小题2】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等压线所示时间一致的是( )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南朝齐·萧悫《秋思》)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根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 M地位于高压附近,盛行风为西北风;N地的北侧为高压,所以其风向为东北风。故选A。
【小题2】从等压线分布分析,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应为夏季。故选B。
考点:等值线、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旅游与区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