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八)
A.降水较少 B.年较差较大 C.冬季更为寒冷 D.周围地势起伏较大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气温的变化要受到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确定气温a>b;c地介于b、d之间,根据等温线变化规律可知,三者之间应有其中两个数值相等,c处为河流发言地,的士高,气温低,故选B。
【小题2】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降水量较大;甲地区距离海洋较近,故甲地年较差较小;甲地区位于黑海沿岸,乙地位于里海沿岸,甲地受北部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寒冷气流,故冬季气温较高;甲地等温线密集,说明地势陡,故甲地区周围地势起伏较大,故选D。
【小题3】当全球新旧两天比为3:1时,说明此时90°W为0时,左图位于40°E,此时甲地地方时为8点40分,三小时内,正午以前,甲地太阳高度逐渐升高,物体日影逐渐减小;一天当中太阳东升西落,在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位置,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方向是呈顺时针方向运动,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区域特征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据图5回答9~11小题。
小题1: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从C处北望,但见雪峰座座
B.从A到B峡谷幽深,水能丰富
C.从B到C,河谷形态从宽缓变狭窄后又宽缓
D.从A到C,河谷距离为1000千米
小题2:在A到B河段中的某地,采集到气候数据如表
说明,该河谷:
A.夏无酷署、冬无严冬
B.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C.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D.夏季锋面活动强,降水季节变化大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1:A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C北部为河谷;从A到B为河谷,但等高线稀疏,因此水能资源不是很丰富;从B到C,河谷形态从宽缓变狭窄后又变宽缓;从A到C,河谷距离应为AB段加BC段,大约有400多千米.
小题1:根据表中数字可以看出,在A到B河段夏季气温较低,比较凉爽,冬季气温在0°C以下,但不是很低,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多地形雨而降水丰富,冬季少雨,降水的季节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选择这个时间出发的原因主要是( )
A.出发地上海秋高气爽,便于出行
B.便于在极昼期对南极进行考察
C.便于研究体验南极之“寒极”特点
D.11月南极臭氧层臭氧密度较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小题1】南极因其酷寒、干燥和烈风而著称,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处于极昼,气温相对较高。考察和探测都相对安全。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P 、Q 、M 、N 为四个不同的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 .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 ]
A .P 地区
B .Q 地区
C .M 地区
D .N 地区
2?.下列描述符合P 、Q 、M 、N 四地区实际情况的是
[? ]
A .P 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大力植树种草
B .Q 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C .M 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应大水漫灌压碱
D .N 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应退耕还牧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材料: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形成了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如图所示。完成问题。1.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同2.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热岛”的主要原因
①自然下垫面减少 ②车辆尾气排放 ③家庭生活燃烧能源
④城市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⑤城市管线布局不合理?⑥城市人口老龄化
A.空气对流运动
B.西南季风
C.山谷风
D.西风带
E.①②③
F.②③④⑤
G.③④⑤
H.①③④⑥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高,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陷。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是地面的冷热不均,热力环流的事例有海陆分,山谷风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城市人口数量多、工业集中,城市人多,车多,工厂多,排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的温带高于郊区,而不是由于城市上空尘埃多,大气保温效果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与地图》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