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六)
A.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B.北半球昼夜时差逐渐变大 C.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增大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a为冬至日,b为春分日,c为夏至日,d为秋分日。自d经c到b,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快—慢—快(7月处公转速度最慢);北极圈内白昼范围的变化小—大—小(夏至日最大);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小—大—小(夏至日最大);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长—短—长(夏至日最短)。
小题2:当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太阳直射赤道,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是以海口(20°N,110.3°E)为中心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数值代表太阳高度。1.图中位于晨昏线上,且刚好有极昼现象出现的点是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3.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相比较,正确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E.(70°N,69.7°W)
F.(90°N,110.3°E)
G.(70°N,110.3°E)
H.(66°34′N,20°W)
I.这一天①点比②点先见到日出
G.①点盛行西北风,③点气温年较差较大
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是②点
④点的自转线速度约等于②点的一半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本题解析:1.太阳高度0?在晨昏线上,太阳直射点在20?N,所以北极上空有极昼现象。所以选择B项。
2.太阳直射点是20?N,那么B是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与直射点纬度互余,所以纬度是70?N;经度是180?-110.3?E=69.7?W。选择A项。
3.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①50?S左右,受南半球的盛行西风的影响;③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读图甲“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乙“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图甲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
(2)图甲的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
(3)图甲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乙中?位置(填序号)。
(4)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5)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
参考答案:
(1) AB ?(2)丙 ?(3)④
(4)极昼? (5)?晚
本题解析:
(1)读图,在日照图中,晨昏线与阳光是垂直关系,图中,AB、CD、EF三条线中,只有AB线与太阳光线垂直,所以是AB。 ?
(2)在日照图 的侧视图中,可以根据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或18点。根据图中的等份,计算出哪条经线是12点,根据图甲,可以计算出是丙地。 ?
(3)读甲图,阳光过直射点,延长线会经过圆心(球心),因此可以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着图中的数字是 ④。
(4)读乙图, 太阳直射点从①向②位置移动过程中,北半球从春分到夏至,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范围不断增大,到夏至日这一天,即移动到② 时,北极圈内极昼范围达到最大值。?
(5) 读乙图,太阳直射点从③向④位置移动过程中,是从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是冬半年,昼长越来越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