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右图河心沙洲面积的变化判断,沙洲面积变小,说明河流水位上涨,所以该河一年有两个汛期。4月份左右是春汛,7、8月份是夏汛,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A对。该河全年不断流,不会在西北地区,B错。东南和西南地区河流一年一个汛期,C、D错。
小题2: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下游河道中泥沙含量减少,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A对。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下游水流较慢的地方,B错。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向右偏,则Q河道将慢慢变深,C错。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由东流向西,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华北某城市将临街的平屋顶改成坡屋顶(下图),并统一着色。据此,完成题。
小题1:平屋顶比坡屋顶
A.美观
B.节约建材
C.隔热效果好
D.利于排水
小题2:“平改坡”后,原太阳能热水器受影响最严重的时段为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秋分日前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注意“平屋顶比坡屋顶”的优势,尖顶主要为了利于排水,而平屋顶的排水和隔热效果都不如坡屋顶,但节省建材。
小题2:结合图示当正午太阳高度较较小时,屋顶会阻挡北面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光照。而我国位于北半球,故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成影法测正午太阳高度,发现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其中一次为6月6日,则另一次立竿无影的时间大致为(?)
A.5月8日
B.7月8日
C.8月8日
D.9月8日
小题2:若该兴趣小组夏至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86.5°(黄赤交角取23.5°),则一年中该兴趣小组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为(?)
A.一天
B.两天
C.三天
D.四天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一年中两次出现立竿无影,表明该地一年有两次直射,应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因一次直射时间为6月6日,与直射北回归线(6月22日)相差16天,那么另一次直射时间应约位于6月22日后16天,为7月8日。故选B。
小题2:因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且测得正午太阳高度较大,那么与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时间,太阳应直射该地以南,且纬度差等于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那么此地一年中有两天直射,因此测得同样正午太阳高度的天数共有三天。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地球饶日公转示意图,当地球从B运行到D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越来越慢
B.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C.浙江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D.北京的昼长大于夜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地球从B运行到D时,即从3月21日到9月23日期间,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因为过远日点(7月初);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先向北移动,6月22日过后向南移动;浙江各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由于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因此北京的昼长始终大于夜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即可作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A、B、C、D四点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对应的位置,时间(节气)。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