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E.绿地
F.工业区
G.交通区
H.住宅区
I.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G.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城市主要变现为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要体现生态城市,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绿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3.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属于环境污染,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属于生态破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中国人口变化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完成下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2.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2.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增长暂时处于“低—低—低”模式
C.③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④时期,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E.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F.人口出生率高
G.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H.城市化进程快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时期,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②时期,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增长表现为出生率下降,死亡明显上升状态,并不是“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模式;③时期对应的时间是1965年---1980年,这不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选项A B 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1980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都保持在较低水平,使得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表现为比较平稳的特征。故选D
2.根据材料中的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可知,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单一结果,还与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有关,结合图中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时期范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可以推断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趋势更加明显。这说明了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压力越大。
考点:人口的增长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对统计图表的判读、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及其产生的影响,试题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分别是美国、英国、巴西、印度四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美国和近几十年来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的代号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可以判断出①②为发达国家,③④为发展中国家,四幅图像中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③,由此就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①为英国、②为美国、③为巴西、④为印度。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甲、乙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符合乙类国家人口情况的是2.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1.据图判断,符合乙类国家人口情况的是2.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50年至2000年人口出生率上升
B.1950年至2000年人口稳定增长
C.1975年至2000年死亡率小幅下降
D.到2000年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E.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F.在甲类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
G.许多乙类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H.目前,乙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比甲类国家快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注意图中横轴是人口死亡率,数值向左增大。左侧纵轴是人口出生率,数值向上增大。右纵轴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数值向上增大,对应的数值线是斜线。然后可以读图判断,乙类国家人口情况, 1950年至2000年人口出生率是下降,A错。1950年至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是下降,后出现负增长,此时人口总量是减少, B错。图中1975年至2000年死亡率小幅上升,C错。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已经出现了负增长,D对。
2.读图可以看到,甲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是发展中国家,乙类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出现了负增长,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所以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于乙类国家,A错。在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有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问题,不一定伴随着工业化进行,B错。乙类型国家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在许多乙类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C对。目前,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城市化速度慢,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D错。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再增长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1~2题。
 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2.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2.下列因素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F.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G.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H.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城市发展的一般过程为:由乡镇发展为小城市,然后发展为大城市,逐渐演变为生态城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往郊区迁移,带动郊区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原因是城市环境恶化,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和郊区的交通联系便捷。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