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若北京时间为某日凌晨3时,火炬由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11小时后传递到非洲的达累斯萨拉姆(东2区),火炬到达时当地的区时是(?)
A.前一日15时
B.当日8时
C.前一日22时
D.当日9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为3时;11小时之后,北京时间为14时,则东二区的区时较东八区晚6个小时,当地区时为当日8时。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甲地(50°E,50°N)昼长16小时,乙地(50°W,50°N)日出的地方时是
A.4时
B.5时
C.6时
D.8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同一纬线昼夜长短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度,所以乙地昼长为16小时,日出时间=12-16÷2=4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地理学习中,同学们常常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式来理解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四幅示意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绘图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1月1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1、D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北半球)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问题。(13分)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 ;C 。(2分)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 (填图中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2分)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2分)
(4)当B地昼最长时,上海(121.5°E、31.5°N)这一天的太阳起落方向和太阳高度变化是:从 方日出,太阳高度逐渐升高,大约到 (北京时间)时达到上中天,之后太阳高度逐渐降低,在 方日落。(3分)
(5)若要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地建航天发射场,不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宜选择的地点是?,理由是?。(4分)
参考答案:(1)0° 66°34′S?(2分)
(2)A 全年昼夜等长 (2分)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分)
(4)东南 11点54分 西南 (3分)
(5)A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发射航天器消耗能源较少(提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 (4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1)图示a地终年昼夜平分,判断为赤道上,c地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故判断位于南极圈上。(2)图示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3)结合图示反映,纬度越高,则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变化幅度越小。(4)当B地昼长达到最长时为冬至日,则上海出现昼短夜长,故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当地121.5°E正午12时,则北京时间较上海当地时间晚6分钟,即11时54分。(5)航天发射在低纬可获得较高的初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10—11学年度10月月考地理试卷]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15°N
B.20°N
C.15°S
D.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