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四)
2020-08-01 05:16:41 【

1、综合题  (10分)【地理—环境保护】
“污水指数”是水质评价的常用指标,“污水指数”越高,说明水污染越严重,水质越差。读“珠江入海口处污水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珠江口水域水污染时空分布规律。(6分)
(2)从人类活动角度阐述提高珠江入海口水质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污染程度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2分)且枯水期的递减幅度大于丰水期;(2分)在珠江入海口内侧,枯水期较丰水期水污染严重;在珠江入海口外侧,丰水期较枯水期水污染严重。(2分)
(2)加强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减少珠江污染物;(1分)珠江口沿岸地区的工业、生活、海水养殖所排放的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1分)珠江流域的水库在枯水期放水 ,增加径流量,稀释污染物;(1分)定期打捞珠江入海口的漂浮垃圾等。(1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判断,珠江口的污染程度自北向南呈递减趋势,且枯水期的递减幅度大于丰水期。在珠江入海口内侧,枯水期较丰水期水污染严重,在珠江入海口外侧,丰水期较枯水期水污染严重。
(2)珠江口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水造成的。所以要加强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珠江口沿岸地区的工业、生活、海水养殖所排放的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减少珠江污染物。珠江流域的水库在枯水期放水 ,增加径流量,稀释污染物。还可以组织人力定期打捞珠江入海口的漂浮垃圾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中,容易引起生态破坏的是
[? ]
A、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潘帕斯草原发展畜牧业
D、塔里木河沿岸种植胡杨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材料一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化等类型。
材料二 从荒漠化的成因角度分析,人类活动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的活动方式,又导致了荒漠化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因为过度垦殖,荒漠化常是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因过度放牧,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的井泉附近常见到斑点状的荒漠化圈;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因为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在一些内陆河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则因为对水资源的不当利用而引发荒漠化扩展;而在工矿区、居民点和道路等基本建设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引起荒漠化呈点状、线状扩展。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列各题的具体情况,回答:
小题1:毛乌素沙地主要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的湖积冲积平原凹地上。在不同地区,荒漠化类型不同。关于其荒漠化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低湿滩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水蚀荒漠化 ②开垦的旱地荒漠化主要为盐渍化 ③梁地荒漠化主要为水蚀荒漠化 ④从总体上看,毛乌素沙地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

小题2:2003年,某地理考察团到该地区考察,不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A.斑点状荒漠化圈广布
B.古长城遗迹
C.西气东输工程设施
D.草方格沙障
小题3: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西北某地进行生态调查,他们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方向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式的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1000米以外,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哪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这种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我国的哪个地区?
A.过牧 呼伦贝尔草原
B.滥垦 科尔沁沙地
C.滥伐 黄士高原
D.滥采 河西走廊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所给材料中发现并提取有用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也属学习型的题目,学生在解答本题的过程中,不仅从材料中了解一些教材以外的有关荒漠化灾害的知识,而且在完成上述三题过程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荒漠化灾害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原因、分布特点、分布地域的总结。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地域组合,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域差异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首先,受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的控制,不同的自然灾害常多发于一定的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同时,在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人类活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素。
小题1: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低湿滩地因其地势较低,地表水流较多,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的沉积作用,而非侵蚀作用;梁地地势较高,在地表水流较多的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水蚀作用;而毛乌素地区总体上为比较干旱的地区、开垦旱地会导致土地沙化;因而,土地荒漠化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
小题2:从图示来看,图示地区荒漠广布,河流多而短小,从山区流出,消失在荒漠之中。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结合材料可以判断此地不是斑点状荒漠化圈分布。
小题3:从兴趣小组考察路线的植被变化来看,离开抽水井越远,植被生长的越好,相反地是离抽水井越近,植被反而荒芜,由此也不难判断此类荒漠化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北海银滩沙质是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上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40天内,将全国4A级景点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的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论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保护。根据题目的叙述“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40天内,将全国4A级景点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物全部拆除,还滩于海”说明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的自然发育过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人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环境问题可分为①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②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③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如酸雨;④资源枯竭,如矿产资源枯竭等。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分类,并能结合主要的环境问题判断即可,注意调用课本基本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