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二)
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等压线分布图中可以判断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是高压中心,故为北半球的冬季。
【小题2】对比两幅图等压线的疏密、弯曲变化特征可以判断前后的天气变化特征。对比中可知,华南地区始终处于一高压脊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持续多晴朗干燥天气A正确。我国东部等压线变密集。说明气压差变大,风力增强B错误,日本南部受一低气压影响,但构不成台风级别C错误,朝鲜半岛有原来一个高压中心控制变为一低压中心控制,故天气状况发生变化D错误。
考点: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不同天气系统的天气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该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参考答案: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
本题解析:根据经纬网及图示相关信息,知图示位于我国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陆位置、冬夏季风和地形影响,使得基隆冬夏半年降雨都较多。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2001~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材料一中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描述甲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4分)
(3)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依据材料说出这些调水工程的方向,并分析修建的主要原因。(6分)
(4)依据材料三,概括200l~2013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4分)
(2)从东向西减少(2分),年降水量从2000毫米以上递减到200毫米以下(2分)。
(3)方向:东水西调(自东向西)。(2分)
主要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分);西部城市多,人口密度大,水量消耗多;西部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2分)。
(4)特点: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出口总额总体上升。(6分)
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等(任答两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不雨城”是指降水少。而降水少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来分析。由图可知L在南美低纬度大陆西岸。该地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导致降水少;沿岸寒流流经对当地又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降水更少。
(2)降水的分布特点要从空间上和值的多少来作答。由图可知甲国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东部年降水量的值大约在2000mm,而西部年降水量的值大致在200mm左右。
(3)调水工程是把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甲国东部年降水量较多,而西部年降水量较少。此外甲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这样西部地区人口密集,水量消耗多;西部经济发达,(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而西部降水较少,故东部水资源丰富,西部水资源短缺,故甲国调水工程的方向为自东向西。
(4)由图可知鱼粉出口的情况是从出口总量、出口的单价和出口总额来显示的。故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是:其出口总量是波动下降的;而单价是不断上升的;出口总额总体也是上升的。我国从甲国进口鱼粉会面对:单价提高而且进口总量也会减少。我国的措施是想办法减少从甲国进口鱼粉,故可采取的措施是可以从我国自身提高鱼粉产量,从除了甲国之外的其他国家进口鱼粉,还可以寻找替代的产品来解决。
考点:降水少的原因的分析、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调水的原因及我国鱼粉进口问题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面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小题2】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①市区比郊区温度高 ②郊区比市区温度高
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 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试题考查热力环流以及几种演变题型。A考查热力环流,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低点空气收缩下沉,所以A处正好相反,因此错误。B、C、D分别是对山谷风、海陆风和热岛效应的考查,B处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谷地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山谷沿山坡向上吹,形成谷风。谷地的上空较冷空气,由于补偿作用而下沉,构成一个热力环流。C为夜晚,陆地降温速度比海上快,因此陆地上空气流下沉,海洋上空气流上升,形成如图环流。D图“城市热岛”气温较郊区高,形成如图环流。
【小题2】市区和郊区之间人力环流之间主要原因是市区有大量人为热排放,比郊区气温高,近地面气压比郊区低。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广网南昌5月29日消息 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27日联合发布干旱黄色预警。回答问题
小题1: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均气温和降水状况的是
小题2:造成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的天气系统是
A.①
B.②
C.④
D.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天气系统的判断。
小题1: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图示A雨热不同期,表示地中海气候;B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C图终年温和多雨,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集中于夏季,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持续干旱为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为C图。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