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四)
A.撒哈拉沙漠 B.苏丹草原 C.纳赛尔水库 D.东非高原 |
参考答案:小题1: C
小题1: A
小题1: B
本题解析:
小题1: C 沙尘暴在埃及并不少见,在阿拉伯语中,它被称之为“卡玛欣”,中国人把它翻译为“五旬风”。顾名思义,埃及的沙尘天气一般会持续50天左右,这个“常客”每年都会在3月底至5月底准时光临。这是因为太阳直射点开始直射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也随之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加上此时降水很少,地表植被少,很容易形成沙尘暴。
小题1: A该地区的沙源为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小题1: B沙尘暴在埃及并不少见,在阿拉伯语中,它被称之为“卡玛欣”,中国人把它翻译为“五旬风”。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季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春季出现3个大风日数大于40天的高值中心
B.夏季高值区域的大风日数较春季有所减少
C.南部地区秋季大风日数为四季中最少
D.冬季西北部地区大风日数最多
【小题2】新疆南部地区大风日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较低
B.周围有高大山脉
C.沙漠面积广,地表粗糙
D.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出春季出现2个大风日数大于40天的高值中心 A错误;夏季高值区域的大风日数较春季一个区域有所减少,一个区域有所增加,B错误;南部地区冬季大风日数为四季中最少,C错误;比较西北地区的数据可以看出冬季西北地区大风日数最多为53天故D正确。
【小题2】纬度高低与大风日数无关,A错误;CD属于新疆整体特征,新疆南部四周高山环绕,大气流通较差,风力较小,故B正确。
考点: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迁移和调用已有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图中,反映我国寒潮源地近地面水平气流状况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013年3月24日至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进行访问。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南非是我国在非洲的第二大矿产进口国,我国已在南非投资的矿产项目主要是________(矿)。石油是我国从非洲进口的一项主要资源,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数国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大,但经济仍然很落后。请说明原因。(2分)
(3)图中A、B、C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判断D西侧海域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金矿(1 分) 尼日利亚(1 分)
(2)①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统治,工业不发达;(1 分)②出口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昂贵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1 分)
(3)热带雨林气候(1 分) 热带草原气候(1 分) 热带沙漠气候(1 分) 土地的荒漠化。(1 分)
(4)海域面积不断扩大。(1 分)理由: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1 分)
本题解析:
(1)南非是矿业大国,多种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最突出的为金矿、金刚石。非洲出口石油最多的尼日利亚。
(2)非洲经济具有明显的殖民地色彩,表现为生产、出口单一的矿产品或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经济严重依赖发达国家市场,并在国际贸易中居不利地位。
(3)A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C位于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内部为热带沙漠气候,B居两者之间为热带草原气候。因非洲农牧业生产主要集中于热带草原气候区,过垦过牧现象严重,面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4)此海域为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因此面积会扩大。
考点: 非洲矿产、气候、板块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左右,山东省出现了近几十年最严重的夏秋连旱现象。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小题2:山东省历史上多发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小题3: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水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小题4:“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 )
①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②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③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④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华北大旱,降水较少,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气旋中心盛行上升起来,常出现阴雨天气;冷锋和暖锋有冷暖气团的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常形成降水。反气旋中央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强弱能影响夏季风的进退,夏季风偏弱,北方将出现干旱。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不稳地影响较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形成。华北干旱,气温较高,受暖气团控制,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与暖气团相遇,暖气团被迫抬升,可能形成降水,后受冷气团影响,使气温降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4:本题考查降水的形成条件。大气中的水汽要形成降水需要具备几个条件:空气中游凝结核;水汽含量达到饱和,使水汽含量达到饱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法,空气上升,温度降低,容易形成降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