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巩固(2020年最新版)(八)
①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② 断层构造带? 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④褶皱起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1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2.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位于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1.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深度30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等高线数据可知,该地中间高,四周较低,为山地,据页岩层的顶部高程数据可知,中简小,两侧数据大,说明该岩层中间部位向下弯曲,为向斜,故B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海拔最高点的在575-600米之间,其对应的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为303米,据此计算处距离272-297米之间,故B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处截面上的剖面图及其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据图回答8~10题。
8.下列对该河流流向及其所处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X—Y—Z东北长白山附近地区
B.X—Y—Z?华北太行山附近地区
C.Z—Y—X?江南丘陵附近地区
D.X—Y—Z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9.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
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
C.均为河流侵蚀作用
D.均为断裂下陷作用
10.近年来,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
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
C.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海岸线倒退,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参考答案:DBC
本题解析:河流的河谷一般越往下游越开阔;从植被分布看,上游海拔高为针叶林,下游分布有农田;从下游分布着稻田和桑果林可知当地可能位于珠江三角洲附近地区。
X处断层发育,河流对其义有侵蚀作用,形成河谷;Y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河流侵蚀,形成河谷。Z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说明河流泥沙含量增多,可推知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导致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高于丙,洋流
B.乙高于丙,纬度位置
C.甲高于丁,地形
D.丁高于乙,海陆位置
2.丙所在半岛西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