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农作物优势种植区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作物可能是2.与B优势区相比,该农产品在A优势区品质较高的主要原因是3.近年来,该农作物在C优势区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小麦
B.棉花
C.大豆
D.水稻
E.水热充足
F.生长周期长
G.土壤肥沃
H.机械化水平高
I.农产品价格下降
G.市场需求量降低
农业科技进步
城市化水平提高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该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所以该农作物应为水稻;而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华北地区以及南疆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故正确答案为D。
2.与B优势区相比,A纬度更高,热量条件不足,故A错误;由于A纬度高为一年一熟,生长期更长,产品品质较高,故B正确;A优势区的确土壤肥沃,但主要是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更大而对水稻品质影响较小;机械化水平高低对水稻品质影响较小。
3.C优势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改革开放,该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较多,且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在较少,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的区位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①②均为火电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乙图中②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2.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接近原料地
B.靠近市场
C.廉价劳动力丰富
D.接近水源
E.甲图有利于减小资源的运输压力
F.乙图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G.图中砖厂设置都是为了对“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
H.两模式均使城市的资源短缺状况得到缓解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乙图中的火电站靠近煤炭产地,火电站需要大量的煤炭,因此乙图中的火电站是靠近原料产地。
2.甲图中的火电站离煤炭产地比较远,而是在城市附近,所以A选项中的甲图火电站并没有减小资源的运输压力,A选项错误。乙图中的火电站离城市较远,为了防止火力发电造成城市污染,B选项错误。砖厂利用发电厂的废渣为原料,实现了污染物、废弃物资源化,是减少了“三废”污染,C错误。两种模式的火电站是为了缓解城市资源紧张状况,D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美国苹果公司iPod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分解”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类产品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的指向型为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E.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F.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G.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H.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生产。
1.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
2.图示反映了该产品生产的分散布局,其优点在于到世界各地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技术,或接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市场等,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2.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3.该地区的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E.都江堰
F.坎儿井
G.竹楼
H.喇嘛寺庙
I.a
G.b
c
d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图示地区沙漠广布,故判断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结合上题分析,坎儿井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特殊文化景观。
3.图示c位于山麓冲积扇,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原,且位于道路交汇处,则交通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如农谚所言,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秧”。据此回答问题。1.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2.以上现象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
E.地域性
F.季节性
G.周期性
H.差异性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广东、四川、江苏三个省份纬度不同,气候差异很大,所以种植水稻的时间不同。正确答案选A。
2.由上题可以判断,以上现象反映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及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及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