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八)
A.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B.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 C.地中海气候受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 D.热带沙漠气候区受N气压带和P风带交替控制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是信息可以看出,M气压带所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气压带风带基本不移动,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故“A.M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错误;N气压带所反映的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故“B.N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与图是信息相符;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是下沉气流,是干燥少雨区域。故“C.M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错误;N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气流终年上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D.N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错误;
【小题2】P风带是东北信风带,它控制的区域多为干旱少雨的气候,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由于西南季风的影响,故“A.受P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错误;Q风带是北半球的西风带,受其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降水丰富,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受Q风带影响,欧洲西部全年高温多雨”错误;受M气压带和Q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故C项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区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长期控制形成的,与无关N气压带。故D项错误。
故选:B;C。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气候特征。
点评: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目,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知识记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镉主要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等共生,是炼锌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副产品。镉通过废气、废水和废渣排入环境,比其他重金属更容易被农作物所吸附,从而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农业产区的农作物镉含量最有可能超标的是( )
A.松花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雅鲁藏布江流域
D.湘江流域
小题2:某研究机构对我国镉污染地区江河进行采样,以下月份中水样镉浓度最低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材料可知,镉属于有色金属冶炼业的副产品,我国南方有色金属最为丰富,其中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业发达,故南方的农作物镉含量最有可能超标,四个选项中只有湘江流域位于南方地区,故D正确。
小题2:镉浓度最低时应为江河水量最大时。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水量最大,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
A.珠江正值枯水期
B.黄河出现冰情
C.长江正值汛期
D.澳大利亚正值一年最热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我国河流一般进入汛期,南半球是处于冬季。选择C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多选题 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有( )
A.依靠科技积极开发新能源
B.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D.大量植树造林,积极进行国际合作
参考答案:
【小题1】CD
【小题2】A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为云层反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全球气候变暖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C、D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与①②无关。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植被破坏、大量废弃的排放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所以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结合选项A、D正确。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