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图1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图2 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化。读图完成1~4题。

1、图1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粱、谷子
D、玉米、水稻
2、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3、关于该省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东部临海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工业基础较好
D、城市化的进程不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
4、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举措有
[? ]
A、立足本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
B、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北部产业向南部转移
C、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
参考答案:1、A
2、C
3、D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下辖西沙、中沙、南沙诸群岛及海域,涉及岛屿面积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三沙市人民政府驻西沙永兴岛。完成下题。1.永兴岛的主要植被类型2.随着三沙市的建立和基础设的完善,海南省计划在永兴岛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易引发的环境问题
A.亚热带常绿林
B.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C.热带稀树草原
D.亚热带硬叶林
E.水土流失严重
F.滨海湿地消失
G.海水污染加剧
H.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永兴岛位于我国南海,为热带海岛,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主要的植被为了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
2.该岛属于热带海岛,随着海岛旅游业和海水养殖业,排放的污染加大,则海洋污染加重。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主要的植被类型,并结合人类的生产活动判断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中国东部沿海12个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问题。
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2.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E.降水量、地形
F.气温、降水量
G.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H.地形、土壤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相差越大表示水土配合越差。由图知,北方水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有余但耕地较少,其中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2.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市、区)农业缺水更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平原面积较广,耕地多,但由于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下游水量不足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根据图示的耕地、水资源比重的比值反映水土配合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概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题。
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2.N湖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地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及M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3.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番茄,这里是世界上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丝绸之路上,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土地荒漠化加剧
D.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E.地下水 夏季
F.冰雪融水 春季
G.冰雪融水 夏季
H.地下水 秋季
I.农业生产分布在河谷地区
G.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土壤贫瘠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
瓜果、蔬菜的含糖量特别高
参考答案:1. C
2. C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我国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使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西北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流、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内陆湖泊一般为咸水湖。夏季绿洲引水灌溉,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该地区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所以蔬菜、瓜果含糖量特别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题通过水体补给及局部区域图来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变化、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和农业区位的因素。考查范围较广。解答时学生需注意塔里木盆地深处内陆地区,根据海陆位置分析其环境变化的原因,水体补给的关系及农业区位发展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3题。

1、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C.黄淮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 ]
A.12—2月、西北风
B.3—5月、西北风
C.6—8月、东南北
D.9—11月、东北风
3、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平均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
A.白昼时间较长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地面温度上升较快
D.阴雨天气较少
参考答案:1、C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