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八)
2020-08-01 06:06:0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B.MH C.HN D.NF
| 小题2:据图可推知,该地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夏至日到秋分日这一时段。从图中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机会,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北回归线之间,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说明在南回归线附近。图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0,依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0-(当地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得,480=900-(当地地理纬度+23.50),得出H点的地理纬度为18.50S。将题中所给信息转化为如下图所示,从太阳直射点移动可知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EM段。
 小题2:该地位于18.50S,当然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温带气候的表现,故A错;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北半球的亚洲,故B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的热带雨林气候大致位于南北纬100之间,故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8分)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回答问题。
 (1)6月22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汉寿(112°E)的地方时是 _________,汉寿的日期是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6时08分? 23日? (2)西略偏南(或西南 )? 48?变大?缩小?缩小?增大
本题解析: (1)结合图示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160°W为6月22日12时,根据地方时和日期变更的计算方法知汉寿的地方时为6:08;汉寿的日期为6月23日。 (2)结合图示及地球自转方向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西略偏南方向移动;从A到B太阳直射点连续2次通过160°W,经过了2个太阳日,为48小时;期间太阳直射点向远日点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逐渐减小;南半球极夜范围逐渐缩小;B点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可能欣赏到极光是纬度高的国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B.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D.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天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圈层是 A.A、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B.C、F、G为地球的内部圈层 C.A、B、C、D各圈层之间能够相互影响 D.D、F、G圈层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E.地壳 F.岩石圈 G.地幔 H.地核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结构。 1.A项D表示岩石圈,不属于外部圈层;错误。B项C表示水圈,为外部圈层,错误。C项A、B、C、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统一的整体,即自然地理环境。故C项正确。 2.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