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下题。
?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综合题
读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地图

材料二:圣弗朗西斯科山岩画,位于墨西哥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100年-公元1300年。岩画画面大部分描绘的是人与动物,有些画大小与实物相等。
(1)描述图中半岛东部海湾的等深线特征,并分析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圣弗朗西斯科山区岩画得以保存至今的地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中信息分析城市莫西卡利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乙两山区均盛产煤
C.甲、乙两山脉的近海侧都有暖流经过
D.甲山以西、乙山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2.有关①、②两地所在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
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两国都属于英语语系的国家
C.①地所在国家盛产羊毛和小麦
D.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4、单选题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所示。完成1~2题。

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
5、单选题 读甲乙丙丁四国有关特征图后,回答1—2题。

1、与甲乙丙丁四国最相符合的是
[? ]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2、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或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资金或技术的输出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