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四)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小题1】我国的寒潮的发生过程一般是从北方向东向南推进,c图的寒潮位于我国北部边疆,b图已推移到华北地区,d图在秦岭、淮河一线,a图寒潮已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选C。
【小题2】武汉位于长江中游,a图中的寒潮刚过,故可能是低温阴雨天气,所以A选项不对;b 图中寒潮正好到达天津,一般是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雨雪天气,故选B;c图寒潮位置在我国北方边界,北京此时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不可能雷雨交加,故C错; d图中的寒潮位置在华北地区,杭州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晴朗温和,不可能阴雨连绵,故D不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 ]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 ]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4、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参考答案:1、A
2、B
3、A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由于冷锋活动而出现的天气有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沿海地区的台风
③冬季爆发的寒潮?④冬、春季节的大风、沙尘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国土辽阔,气候差异大。结合所学回答题:
小题1: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A.曾母暗沙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吐鲁番盆地
小题2:从降水成因上看,我国的降水大多数属于(?)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气旋雨
小题3:我国降水季节变化的特点表现为(?)?
A.夏秋多、冬春少
B.冬春多、夏秋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秋冬多、春夏少
小题4:古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对我国季风现象的描述,以下省会中“春风”影响不到的是(?)
①乌鲁木齐? ②杭州? ③西宁? ④洛阳
A.①
B.①③
C.①②
D.都不是
小题5:我国东南某地建一化工厂,该厂应位于城市居民区的(?)
①西南方向?②东南方向?③西北方向?④东北方向,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A
本题解析:
小题1:吐鲁番盆地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十分明显,夏季受热增温特点快,再加之这里的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同时因为其纬度高,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所以它成了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曾母暗沙一方面受海洋的影响强,另一方面降水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其纬度位置低,夏季的白昼时间较短,所以夏季的气温不会太高;四川盆地多云雨天气,也是全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故它与四川盆地都不会是夏季我国气温最高的地区,故选D
小题2:结合所学过的中国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可知,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与来自亚洲高压的冷干气流交遇后形成的锋面雨,故选A
小题3:我国的降水主要来自来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所带来的水汽,而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最活跃的季节是夏秋季节,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表现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故选A
小题4:这里所说的“春风”是指的夏季风,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一定是在我国的非季风区内,结合所学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可知,只有①乌鲁木齐在非季风区以内,其它都在季风区的范围以内,故选A
小题5:我国的东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化工厂又具有明显的大气污染,所以,该厂一定要建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方向上,故选①西南方向和④东北方向两个方向上
点评:本组题目要求熟悉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明白影响我国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懂得风向与城市大气污染之间关系,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30分)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6分)
(2)图中气压带A是 ,C是 ,E是 ,G是 。(8分)
(3)图中风带B是 ,D是 ,F是 。(6分)
(4)在图中气压带E和风带D控制下,降水 (多或少),因为① ;② 。(6分)
(5)在气压带C控制下,降水 (多或少),因为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画图略(6分)
【小题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8分)
【小题3】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6分)
【小题4】多 低压形成上升气流 在西风的影响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6分)
【小题5】少 高压形成下沉气流(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极地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三圈环流即可。
【小题2】根据各气压带的分布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C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E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G位于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
【小题3】利用图示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B位于北半球低纬,为东北信风;D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中纬西风带,F位于高纬,为极地东风带。
【小题4】E为副极地低压带,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量较多,而D风带风向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故降水量较多。
【小题5】C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较少。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断规律和高低气压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