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八)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冷气团后退,故判断为暖锋影响,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气压减低,故选B项。
小题2:图示地区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A正确,图示乙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背斜,但地表向下凹,故地貌属于谷地,故乙地应为背斜成谷,B错误;丙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地貌为山地,故丙处应为向斜成山,C错误。图示岩层没有出现断裂和错位,故没有断层,D错误。
小题3:图示乙地岩层向上拱起,一般地表也应向上拱起,但图示地区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疏松,故易被侵蚀而成谷。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气团移动特征,判断天气系统的类型和天气特征;结合图示的岩层弯曲和地表起伏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小题2】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B.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最大可能是工业密集,工厂排放废热多,导致温度上升,A错;乙图中城郊之间最低温度小于18℃,最高大于22℃,故最大温差大于4℃,B错;从图中等值线分析,二环内稳产最大,即温度变幅最大,C正确;因市区温度下降,热岛环流减弱,D错。
【小题2】市区温度下降最大可能是增加绿地面积,或市区水域面积增加,故选B正确;市区温度下降,昼夜温差应减小,“雨岛效应”减弱,A错;不一定是雾霾天气导致,C错;城市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D错。
考点:读图分析判断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自然环境中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