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火山灰是岩浆物质喷出地表在大气圈中冷却凝固而成的,然后经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故迁移的起始圈层是大气圈,经水圈、生物圈,终了圈层是岩石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
A.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B.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
D.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10分)

(1)A表示_______________作用,其强弱与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_作用。
(3)C表示_________________作用。
参考答案:
(1)反射?云层多少
(2)地面辐射?散射
(3)吸收
本题解析: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反射、吸收、散射,其中云层主要是反射作用,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所以A表示反射,强弱与云层多少有关。
(2)地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也要向外放射能量,叫地面辐射,B就是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一部分到了宇宙空间。D是以空气质量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散射作用。
(3)C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吸收作用,主要是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区能量,还有臭氧吸收紫外区的能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所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气温较海洋高,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故①正确;晚上,陆地气温较海洋低,则陆地盛行下沉气流,而海洋盛行上升气流,故④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并结合白天、晚上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青藏高原离太阳更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正午太阳高度小?
③青藏高原上空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的云层厚?
④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青藏高原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白天气温高,青藏高原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夜间气温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