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20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1)夏季高温多雨;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本题解析:(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分析,注意结合区域实际。(2)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3)蔬菜的保质期短,故其远距离销售应考虑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4)农业发展的发展应结合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结合科技、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德国南部地区为高原,南部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水源充足。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地域相对狭小,人口稠密,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
小题2:北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贫瘠;夏季温和,冬季阴冷,日照时间短,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目,难度较小。通过比较推断出我国东北平原与德国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不同。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课本知识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该图为我国两区域图,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简述横断山区河流水文特征。(4分)
(2)简述A、B两地所受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2分)
(3)根据B地区气候统计资料,评价B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多而短小,干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深流急,水能蕴藏量大,含沙量少,无结冰期。(4分,答出4点即可。)
(2)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3)有利:属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2分)
不利: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冬季低温时间长,有冻害,不利于农作物越冬。(2分,答出2点即可。)
本题解析: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包括①水位②流量③含沙量④结冰期⑤汛期⑥水能⑦凌汛⑧径流量变化等。该区域山河相间,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地势北高南低,所以水文特征为: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支流多而短小,干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深流急,水能蕴藏量大,含沙量少,无结冰期。
(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该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A地区峡谷地貌主要由于流水的侵蚀,B地区渭河平原,主要为流水的沉积。
(3)根据B地区的气温曲线,冬季温度低于0℃,降水集中于夏季,为温带季风气候,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的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因素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严重;冬季低温时间长,有冻害,不利于农作物越冬。
点评: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题。?
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地所在省区以盆地、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B.图中A地所在省区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C.A→B→C,年降水量逐渐减小
D.A→B→C,年降水量先减小后增大
小题2:下表表示C地所在省区南部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的变化,推测其有利于(?)?
A.耕地面积增加
B.外出务工人口增加
C.植被覆盖率增加
D.粮食单产提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农业用地推导地形特点,水稻分布区多为平原,草场和森林分布区多为山地和丘陵;根据河流流向可以推导地势特点;结合地形分析,该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A→B为迎风坡,降水量增大,多地形雨;B→C为背风坡,降水量减小。
小题2:根据表可知农村生活用能构成中薪柴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有利于植被覆率盖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人地关系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