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区域地理》考点预测(2020年押题版)(八)
2020-08-01 06:19:1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 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 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
| 小题2: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 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及地形可知,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由于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雨雾天气,光照不足。 小题2:由于地形和天气影响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多雨雾,有色金属生产排放酸性气体形成酸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环渤海经济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8分)
 (1)目前,________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1分) (2)图中乙河3~5月流量较少,试分析其原因。(3分) (3)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条件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水 (2)3~5月雨带没有到达,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灌溉用水多。 (3)都是开放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高等院校较多;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答出4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环渤海地区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雨季集中在7、8月份,雨季短且降水少,而本区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大,水资源明显不足。(2)结合该地区的降水量季节分布,主要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方面分析。(3)本区有我国京津唐和辽中南两大工业基地,城市众多,交通便利,高等院校较多,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突出。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图27“我国某区域”,回答问题。
 (1)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________。 (2)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参考答案: (1)流水?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2)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本题解析: (1)根据甲山脉沿纬线延伸,且纬度在25°N南北两侧,当属我国最南一列东西向山脉——南岭。由于地处南方,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侵蚀;历经多次岩浆活动,其 表现出的地理现象应为岩浆岩或金属矿产的多样。 (2)南北两处“地上河”的成因及治理措施不同,应从各自的河流特征和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环渤海地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是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域之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左右。 材料二 2006年3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首钢搬迁”终于动工。首钢的冶炼部分将全部从北京迁至位于渤海湾河北省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将保留在北京地区。 材料三 2006年11月,我国首条横跨渤海的铁路轮渡试运营成功。该线比绕行山海关缩短了600~1800千米。标志着连接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三大经济板块的陆海铁路大通道全线贯通。 (1)图中阴影区是两大工业基地,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试比较两者在工业性质上的差异。 (2)环渤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 (3)图中有我国商品棉的重要生产基地,分析该地区建设商品棉基地的区位条件。 (4)新首钢所在地曹妃甸与北京相比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其研发体系及总部留在北京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5)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妃甸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6)影响烟大铁路轮渡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烟大铁路轮渡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辽中南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分别是重工业和综合性工业基地(4分) (2)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海盐? 水资源 (3)光热充足;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4)海运条件优越?人才密集、科技发达;信息通达度好 (5)节水节能问题、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海岸带生态破坏及海洋污染问题等 (6)经济? 缩短东北、环渤海、长三角陆上联系距离,为东北和华东地区的物质交流节约运输成本,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地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其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河流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图中甲湖泊所在省份的某地,于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发生了7.1级浅源地震。为了尽快了解掌握震区毁坏最严重城镇建筑物等设施的受损全貌,我国有关部门采取的最快捷的途径是 [? ] A.利用RS技术 B.利用GPS技术 C.利用GIS技术 D.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依次分别是 [?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参考答案:1、A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