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某企业区位成本比较表
1.该企业属于2.该企业可能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E.炼铝厂
F.食品厂
G.电子厂
H.汽车厂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
1.根据该企业的成本构成判断,产品运费比重最高,故判断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2.食品厂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故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2.该地区具有地方特点文化景观是3.该地区的四个聚落中,最可能形成城市的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E.都江堰
F.坎儿井
G.竹楼
H.喇嘛寺庙
I.a
G.b
c
d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1.图示地区沙漠广布,故判断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结合上题分析,坎儿井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特殊文化景观。
3.图示c位于山麓冲积扇,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原,且位于道路交汇处,则交通便利,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示意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问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E.①③
F.②③
G.①④
H.②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农业生产。
1.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大体位于长城沿线,降水较少,生态较为脆弱,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在该区过垦会导致荒漠化。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保护农牧业交错带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并且将其发展成为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表2是日本株式会社久保田是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我国成立了多家农机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表2是 “久保田农机信息吧”统计的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小麦的收割时间。读后完成问题。
1.四地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西藏小麦的收割时间比湖北3.湖北的粮食平均亩产比吉林4.农业部门调查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和生长状况,快捷的办法是5.日本的农业机械以小型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
B.纬度
C.地形
D.劳力数量
E.早,原因是太阳辐射强
F.早,原因是气温日较差大
G.晚,原因是热量不足
H.晚,原因是气压较低
I.高,主要原因是耕作制度不同
G.高,主要原因是灌溉水源充足
低,主要原因是土壤肥力较低
低,主要原因是机械化水平低
运用GIS
运用GPS
运用RS
实地统计
地形
技术
资源
气候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4. C
5. A
本题解析:1.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小麦的收购日期越迟,所以四地小麦收割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西藏的纬度与湖北省接近,但是西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收购时间应该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湖北农作物一年三熟或两熟,而吉林纬度高,农作物的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4.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日本的农业机械主要是小型农业机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题。1.下列不属于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的是2.影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科技
C.土壤
D.地形
E.气候
F.地形
G.土壤
H.水源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土壤、地形。如下图所示: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水源。
考点:本题组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组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