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长江三峡和阿斯旺工程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3一19
材料二?长江三峡和阿斯旺工程比较
| ? 
 | 三峡工程 
 | 阿斯旺工程 
 | 
| 坝址水文条件 
 |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 4510 
 | 820 
 | 
| 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1.2 
 | 1.6 
 | 
| 年输沙量(亿吨) 
 | 5.3 
 | 1.34 
 | 
| 库区水量损失 
 | 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水库水量仍约4510亿立方米 
 | 年蒸发损失约100亿立方米,加之用水量增加,出水库年水量减为570亿立方米 
 | 
| 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 建成前 
 | 近10000 
 | 330 
 | 
| 建成后 
 | 近10000 
 | 18~60 
 | 
| 出库泥沙 
 | 建库初十年,每年约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下泄泥沙量逐年增多,90年后每年约90%泥沙出库 
 | 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200万吨~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本淤积在水库里 
 | 
(l)在图中用“//”标出长江三峡工程的位置,从图中看该工程位于长江____游。
(2)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①气候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文条件:三峡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斯旺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斯旺工程建成以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原因。
(4)三峡工程在解决库区泥沙淤积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三峡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2006年川渝大旱——水库蓄水改变区域小气候
B.物种减少一一水库蓄水淹没部分低洼地区
C.植被严重破坏——移民安置开垦耕地
D.土地盆碱化——大坝以下地下水位下降
 
	        2、单选题  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3、单选题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