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20年最新版)(二)
A.5:30 B.17:30 C.6:30 D.18:30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①处为主峰峰顶,在这里不能拍摄以主峰为背景的照片,A错。②处与主峰之间有一小山阻挡,看不到主峰,B错。③处与主峰之间有一凸坡,也拍不到主峰,C错。④处与主峰间没有视线阻挡,D对。
小题2:图乙是一幅日出或者日落的图片,结合图甲,在④处东面有一山脊阻挡,不可能看到水上日出,西面是大海,没有阻挡,所以是日落景观。A、C错。北半球夏半年日落西北方向,但从④处看,正西、西北方向有山脊阻挡,所以此时的日落方向只能是西南方向。冬半年,日落西南,日落时间在18点之前,所以B对。D错。
小题3:根据材料中的时间,飞机到达时当地时间为20:00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5:00时,北京时间用的是经度为120°E的地方时,通过时间计算可知,该岛的经度为165°W,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某时刻北半球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a、b为晨昏线,且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晨昏线为a线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甲地的昼长是?小时。
(3)当a向b移动时,请说明此季节北京与堪培拉昼夜长短状况以及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1)? 45°E,20°S? 70°S及其以南地区
(2)? 2
(3)?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堪培拉: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本题解析:(1)晨昏线为a线时,晨昏线与70°N纬线相切,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故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图示70°N以北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根据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45°E,即45°E的地方时为12时,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45°E。图示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则70°S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2)根据图示45°E为正午12时,则30°E为11时,该地11时日出,故计算其昼长为2小时。(3)晨昏线由a向b方向移动,说明晨昏线自20°S向10°S移动,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则北京昼短夜长,由于直射点向北移,故北京昼变长夜变短。堪培拉位于南半球,此时为夏半年,则堪培拉昼长夜短,受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堪培拉昼变短夜变长。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属于局部晨昏线图的典型性试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纬线之间的关系;②利用极地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③掌握晨昏线图示上时间问题分析的突破口:能找出6点、18点、12点或0点的位置;④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分布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晨昏线图示中的一些常用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对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其中地方时的概念是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差异为地方时,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经度相同地方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转,相对东方时间比相对西方早。所以本题叙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日期中,青岛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日
D.元月1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青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即6月22日时,青岛的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值,故越接近6月22日,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即可解题。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2分)下l到示意某I-1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N、C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千米。若此时格林尼治时间为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2)假如有一架飞机由A点出发,到达8点,按最短路线飞行,共有4条飞行路线,请说明每 一条飞行路线的行进方向。
(3)请描述图示季节我国江淮地区的天气,并说明这种天气的成因。
参考答案:
(1)10000(或“9990”)(2分)0°,l80°(2分)
(2)南一北—南;北一南一北;一直向西北;一直向东北。(2分。说出1-2条得l分,说出 3-4条得2分)
(3)此时江淮地区正处于梅雨季节,阴雨绵绵。(2分)成因:每年6月份,冷暖气团势均力 敌,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在江淮地区长时间徘徊,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4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km,C点位于赤道地区,N点为北极点,两者纬度相差90°,所以两地距离相差9990km。C地地方时为12:00,0°经线的时间为0:00,所以C点的经度为180°,纬度为0°。
(2)AB在同一经线圈上,所以飞行方向可以为南一北—南;北一南一北;一直向西北;一直向东北。
(3)根据图示:该图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江淮地区受每年6月份,冷暖气团势均力 敌,形成准静止锋,锋面在江淮地区长时间徘徊,形成阴雨绵绵的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生态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