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六)
2020-08-01 06:36:54
【 大 中 小】
|
1、单选题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两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脉是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祁连山 D.贺兰山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地质剖面图,结合图例判断。山脉西北有荒漠分布,东南有冲积平原。大兴安岭的西面是草原,不是荒漠,A错。太行册西面是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沉积形成,没有冲积层,也没有流动沙丘,B错。祁边山是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左右,C错。贺兰山是南北走向,东部是宁夏平原,西面是腾格里沙漠,与图示地貌相符,所以D对。 小题2:根据上题的分析,该山是贺兰山,不 是阶梯分界,A错。从图上所标的海拔高度判断,山麓与山顶的相对高度约2500米,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所以温差约15℃,B错。山地西部有沙漠,沙漠边缘、山麓地带有水源的地方,容易形成绿洲,C对。贺兰山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为40°N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2题。
1.如图所示时间,下列关于该地气候和植被的说法,正确的是: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值温和多雨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E.向斜成谷 F.①处可找到石油 G.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H.①处比②处更易被侵蚀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图中最热月等温线大陆向北、大洋向南凸出,是北半球的夏季,图中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 2.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①处可找到地下水;③处下方有花岗岩,有岩浆活动,可能形成变质岩;从图中情况来看,②处比①处更易被侵蚀。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现象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 B.三峡谷地 C.青藏高原 D.喜马拉雅山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三峡谷地是因为流水侵蚀形成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雅鲁藏布大峡谷穿越全境,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境内居住着门巴族、珞巴,藏、汉等民族。 2013年10月30日墨脱公路(墨脱至波密)正式通车,结束了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修建该公路最艰巨的是打通海拔3700米的嘎隆拉雪山隧道,它穿越多条断裂带,施工中还出现大量涌水、渗水问题。 材料二?墨脱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简析墨脱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修建嘎隆拉隧道时出现涌水、渗水的原因。(6分) (3)过去从波密通往墨脱的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请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4分)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目前并无计划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试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地处低纬(2分),北部高山对冬季风的阻挡(2分),冬季温暖;?地势高(2分),多雨(2分),夏季凉爽。 (2)隧道工程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2分)(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层(山体)破碎,利于地表水下渗,(2分)而冰雪融水与大量的降水提供了足量的下渗水源。(2分) (3)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2分),但此时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正好进入雨季,冰雪消融和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故此时段是北通南不通。(2分)反之则南通北不通。 (4)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2分)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2分),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2分)。
本题解析: (1)分析气候特征主要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读图可以看出墨脱位于内地,不必考虑洋流因素,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从图中墨脱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出墨脱地处低纬,加之北部高山可以阻挡冬季风,冬季气候温暖,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雨,夏季凉爽,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2)从图中可以看出嘎隆拉隧道位于青藏高原边缘,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山体岩层破碎,造成地表水大量下渗,该地区高山上有大量冰雪,形成融水,该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造成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涌水、渗水现象。 (3)墨脱北侧的雪山,海拔高,每年冬半年(12月至次年4月)山上冰雪封冻,不能通行,每年夏半年(5月至11月),冰雪消融,公路能够通行,而雪山南坡的墨脱一带正好相反,南坡属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半年(5月至11月),进入雨季,冰雪融水和雨水已形成山洪,引发泥石流毁坏公路严重,交通中断,不能通行,冬半年(12月至次年4月)进入少雨季节,自然灾害较少,可以通行,因而该交通线一年中经常出现“南通北不通、北通南不通”的现象。 (4)墨脱县虽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但是该地地处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建设物质运输距离长,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加之该区人口少,电力需求量小,市场狭小,所以该地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当地水利资源计划。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泥沙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水的速度。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侵蚀、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流速小于侵蚀速度便发生侵蚀 B.直径小的粉沙比直径大的粗沙容易被侵蚀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堆积 D.直径小的粉沙先堆积 2.下列现象不能用图示关系解释的是 [?]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C.长江上游的峡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