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海的形成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B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附近的河段流量稳定,简要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说明D山体垂直自然带复杂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处于东非大裂谷北端,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由于张裂作用而形成的。
(2)①位于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较少,生态环境脆弱;②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生态
? 环境的压力大增;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等使人类活动不合理。(或过度
? 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
(3)C河段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且跨南北半球;上游多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明显。
(4)①D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②该山海拔足够高,相对高度大,山顶有终年积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世界著名海峡,回答1-2题。

1.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图回答问题。

1.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有
①该河径流量大,入海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
②河口呈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推高潮位
③河口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可保持高潮位
④河口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助推潮位升高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潮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连续两次涨潮的时间间隔是12小时25分钟
B.潮汐作用可加剧海岸的侵蚀,影响海岸生物分布
C.巨型远洋轮往往利用退潮时进出港口
D.日食、月食发生时正值大潮
3.按理论判断,亚马孙河甲河段北岸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河岸形态是
①侵蚀
②堆积
③凸岸
④凹岸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A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下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综合题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区可能是____
? ?A、巴西高原
? B、亚马孙平原
? ?C、墨西哥高原
? D、拉普拉塔平原
(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自然带)、林线(林木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
?10℃的等温线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
? 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
? 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林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山麓
? 地带的气温为28.8℃(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
(3)安第斯山脉东坡大多数自然带分布的上限比西坡相应自然带分布的上限高,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条
? 件优于西坡。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也是东坡降水条件优于西坡,使冰雪面积
? 分布更广。高山针叶林的分布需要特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安第斯山脉在落叶阔叶林带以上降水较
? 少而出现了高山灌丛,不具备生长针叶林的条件,所以缺失高山针叶林带。
(4)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
? 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