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特训(2020年必看版)(四)
A.黏土的起动速度最小,粗巨砾石的沉积速度最大 B.河流搬运物质的流速小于起动速度,大于沉积速度 C.物质颗粒越大,沉积速度越小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砂 参考答案:小题1:B 本题解析:小题1:由图中可见,③随流速的增大,能够搬动的颗粒质量和体积越大,应为搬运作用;而②也会随流速的增大,沉积的颗粒质量和体积越大,应为沉积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9分) |
参考答案:
(1)①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
(2)A C
(3)① ② ②
(4)泰山(华山等五岳)、黄山、庐山(写出其中一个就可以得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①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向斜成山主要从外力侵蚀角度分析。
(2)④处地质构造为地堑,一般形成盆地或谷地,故与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相似;
(3)向斜储水;背斜储油;挖隧道适宜在背斜结构,拱形弯曲起支撑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且引导地下水向两边流。
(4)③处为地垒,形成块状山,典型地貌有泰山、华山、庐山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我国某地,有如下描述:“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穹复危崖之下,结体垂象,纷若赘旒,细若刻丝,千萼并头,万蕊簇颖,有大仅如掌,而笋乳纠缠,不下干百者,真刻楮雕棘之所不能及。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题1】徐氏所述地理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岩浆活动
【小题2】下面关于坡度与流水侵蚀强度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正相关
B.流水侵蚀强度与坡度呈负相关
C.山麓地带坡度较小.城面流水的侵蚀作用量为明显
D.坡度40时.坡面流水侵蚀量为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问题。
【小题1】从描述中可知为喀斯特地貌,它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小题1】由示意图可知,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小题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甲地是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流水作用显著的西南地区,以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区居多,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等驰名中外。C正确。
【小题2】图中乙地为“V”型峡谷,侵蚀作用最强烈;乙处是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形成,属外力作用;丙处坡度较陡,易出现崩塌滑坡现象;丁处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可知属向斜构造,为向斜山。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为(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年代的划分。地质年代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中生代,
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约开始于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交通运输线路及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