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图》高频试题巩固(2020年最新版)(八)
A.甲村、I山山顶 B.④镇、Ⅱ山山顶 C.I山山顶、②镇 D.③镇、乙村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区域最高处位于图的左下角,海拔为1000~12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为200~400米之间,两地的高差介于600米到1000米之间,C正确。
【小题2】视野范围可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用直线连接①和甲村、I山山顶,之间没有障碍物阻挡,因此甲村和I山山顶位于①的视野范围内,A正确。同样方法,用直线连接①和④镇,之间有Ⅱ山山顶阻挡,④镇不在①的视野范围内,B错。①与②镇之间有I山山顶阻挡,①与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都不在①的视野范围内,C、D错。
【小题3】公路线要与等高线平行,尽可能的少穿等高线,Q线穿两条等高线,坡度太陡,不合理,A错。M线和P线路线太长,运营成本高,不合理,B、D错,N线大体与等高线平行,且距离较短,同时又经过④镇,最为合理,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瓦/平方米),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根据等值线递变的一般规律,乙地数值最有可能是( )
A.150
B.160
C.110
D.90
【小题2】甲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分析:乙地处于数值为100和150的等值线包围之中,其数值范围为100~150,但因乙地距离数值为100的等值线较近,其最有可能的数值是110。因此C正确。
【小题2】甲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盆地的四周高山环绕,减小了吹向盆地的风的风速,因而甲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面状况。所以A正确。
考点:等值线图中数值的推断;塔里木盆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4分)
材料一:图甲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图乙为区域图中表示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图丙为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甲地降水稀少,且水源补给形式以冰雪融水为主)。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描述喀布尔和卡拉奇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分)
(3比较甲地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特点,并从天气状况角度分析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西部和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2分);中部及东南部以平原、丘陵为主(2分);总体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2分)
(2喀布尔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2分),冬春季节受西风影响带来降水(2分);卡拉奇降水集中在夏季(2分),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带来降水(2分)。
(3特点: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2分),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2分)。原因: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2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2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2分)。
(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地形特征的描述,应从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多种地形类型则应从分布特征等方面描述。据等高线图的特征可判断。
(2)比较类题型第一步审比较的对象,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第三步审比较角度,要求从什么角度或者几个角度去比较等。从降水量分布图中可以总结出差异,从等高线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喀布尔冬季可受到来自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带来降水,故冬春季节降水多,印度的卡拉奇则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会受到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所以夏季降水多。
(3)流量变化特点可从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中直接得出结论。原因从题干中可知甲地降水稀少,且水源补给形式以冰雪融水为主,所以流量大小受气温高低的影响。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流量就大,气温低融化量小,流量就小。所以考虑的角度应从气温角度考虑。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相应的气候类型和成因、特点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1—3题。
1、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 ]
A.3000米
B.4000米
C.5000米
D.6000米
2、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参考答案:1、C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条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港口,最容易发生泥沙淤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港口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包括水域条件要江阔水深,空间大;陆域条件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社会经济条件要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以城市为依托。由图可知甲处为岩质海岸泥沙不易淤积,该地盛行西南风。甲处位于背风的港湾,有城市为依托且有铁路相连,港口条件最好。故选项A正确。
【小题2】仔细读图,注意图中各港口附近的海岸类型、地形、河流等自然环境,从而做出判断。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港口是岩岸,说明泥沙来源少或者没有泥沙淤积;丁处为沙质海岸,而且位于河流的下游入海口附近,河水流速变缓最容易发生泥沙淤积,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港口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对港口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