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26分)下图为我国西部部分区域示意图,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区域在几千万年前就是一个湖盆。原先的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后来,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一个盐的世界。它夹在高山之间,地壳活动强烈,多断裂和岩浆活动。
材料二 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形成综合服务-海关、国检查验-口岸作业居中,仓储物流分居两侧,保税加工外围布局的格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内陆进出口集散中心、产业集聚地和中亚、西亚地区的战略经济中心城市。
(1)结合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中甲区域附近的三类矿产资源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简述资源开发对促进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2分)
(2)兰新高铁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4年12月通车,该铁路建设不仅创造了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等世界多项之最;而且也是铁路建设与保护世界性文化遗址和自然保护区的杰作。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兰新高铁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8分)
(3)兰州建立了“综合保税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中心城市。试分析兰州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6分)
参考答案:
(1)煤矿:生物沉积作用(2分) 钾盐矿:化学沉积作用(2分) 铅锌矿: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2分)
措施: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多条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增加附加值;②积极改善交通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民族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及新兴产业;③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每点2分,共6分)
(2)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复杂;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穿越风沙、高寒等灾害频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一次性建设里程长;需要考虑对自然保护区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每点2分,答4点得8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3)①兰州是我国西部的大城市(或省会城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②铁路连接东西和南北,交通便利;③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④科技力量较强;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政策的支持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一和图示分析,甲区域拥有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钾盐和铅锌,从材料中“原先的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生物遗体不断堆积”形成煤炭;“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形成一个盐的世界”,水中盐分不断聚集,因化学沉积形成钾盐;在铅锌矿床中有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容矿沉积等,从材料中“地壳活动强烈,多断裂和岩浆活动”,分析,因岩浆活动形成铅锌矿。
措施:主要从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考虑。甲区域因资源丰富,该区域发展主要依托资源开发,故开发利用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因初级产品获得经济效益低,故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偏于产品输出,加强区域间联系。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分析,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自然条件恶劣,加大施工难度;“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距离最长”,体现了一次性建设里程长;“世界上穿越最长风区”,体现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铁路建设与保护世界性文化遗址和自然保护区的杰作”,需考虑对自然保护区与历史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
(3)物流业需考虑交通条件及需求量等。兰州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陇海-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四条铁路交会点,交通便利;兰州是我国西部大城市,货物重要集散地,对交通需求量大;“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于2014年7月15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较强。
考点:矿产资源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兰新高铁建设周期较长的主要原因;兰州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7年8月 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5万余里,于631年10月到达摩揭陀国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学习。645年2月,回到长安。上图为玄奘取经路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断层
B.向斜成谷
C.冲积平原
D.缓斜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