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某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2.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E.向西北方向
F.向东南方向
G.向东北方向
H.向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沿岸,虽然西临太平洋,但是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这里属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是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不是生长边界。所以C对、D错。智利西临太平洋,但不是太平洋板块,所以A、B错。
2.读材料可知,该火山位于南纬42°,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的是西北风,在风力吹送下,火山灰蔓延向东南方向,B对。A、C、D错。
考点:板块构造,气压带风带。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下面等温线及地质剖面图,回答下题目。
1.乙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2.有关岩层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背斜
B.山地、向斜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E.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F.乙处储存有丰富的地下水
G.甲处岩层受水平挤压而坚硬,地表以沉积作用为主
H.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地貌。
1.从岩层弯曲情况看,图示乙地地质构造为背斜,且中间气温高,四周气温低,表明中心海拔低,为盆地。
2.根据沉积岩分布的一般规律:下部岩层先沉积,上部岩层形成晚,A错误;向斜储水,B错误;甲处地势较高,以侵蚀作用为主,C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2.该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
F.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
G.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
H.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重力能等,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它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①和④属于地壳运动产生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地理素描图”,完成小题。
1.各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是2.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①为褶皱,④为断层,均为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②为风蚀地貌,③为流水堆积地貌。
2.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为我国冬季两条河流的“河槽过水断面流速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示流速分布及其利用描述正确的是2.若乙河具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则其最可能位于
A.河底和河岸附近流速最大
B.流速总是从水底向水面增加
C.若逆水行船最好选择河流中央
D.水面流速由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增大
E.东北地区
F.西北内陆
G.东南沿海
H.江淮地区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槽过水断面流速分布曲线也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读图分析要细致,并将甲乙两图结合起来。从图中数值不难看出河底和河岸附近流速最小,故A项不符题意;结合图示和图中数据不难得出流速从水底向水面并非都是增加的,故B项也不符题意;由于河流中央流速最快,河岸边流速最慢,故逆水行船最好选择河流沿岸,故C项不符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水面流速由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增大,故D项符合题意。
2.本题根据河流汛期特征,考查河流的地区分布,要求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据乙图可知,该河有冰期,为北方地区的河流,故C、D项不符题意。西北内陆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河流均有春汛和夏汛,春汛是由于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汛西北内陆地区河流是由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与气温有关,而东北地区的河流是由于雨水补给形成夏汛,与降水有关。但西北内陆的河流为内流河,春汛也不象东北地区的河流那么明显,故我国春汛和夏汛的河流最明显的是东北地区的河流,因此B项排除,A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