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八)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组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时差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主要能力要求为: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计算及运用示意图表达地理事象的能力。
小题1: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有题可知,东八区区时为20:00,则区时为4:00的测控点比东八区时间晚16小时,即相差16时区,如果东八区用+8表示,则(?)-(+8)=-16,则?=-8,即区时为4:00的测控点在西八区。图中远望六号测控点与西八区对应,故选B。?
小题2: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对应时间为2011年11月3日~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回归线移动。故选C。
小题3:两次交会对接期间,地球向近日点运动,公转速度逐渐变快,故A不对。2011年11月3日~14日,对应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故B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我国在北半球,故C对。南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故D错。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只要掌握了时差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就容易解答了。另外,需注意在进行区时计算时,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做,而是因为学生在做题时不注意细节,没有看清题意而出现错误,所以在做该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1)注意给出的地点位于东时区还是西时区。
(2)注意要求的地点是在所给地点的东方还是西方。并画出简图,如图。
(3)根据东西方向,判断计算时是用加法还是用减法。
(4)给出的时间是24小时制还是12小时制,特别注意不要把下午3点当做3点来计算。
(5)要求的是地方时还是区时,是求哪个时区的区时。
(6)为了避免错误,计算时最好按行书写,便于对照。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B处的节气为?,日期为?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之后太阳直射点向?移动。
(2)图中距离近日点最近的是?处(写字母),此时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或慢),由C—D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为?。
(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E.牡丹江气候转暖
F.北半球各地正午日影均朝向北
参考答案:(1)秋分? 9月23日? 0°?南?
(2)C?快?先变大后变小(或小-大-小)
(3)D EF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为局部太阳光照示意图,甲乙线为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乙地到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东南后东北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是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小题3:在图示季节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冰洋地区处于极夜期
B.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梅雨季节
C.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正忙于剪羊毛
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登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判断极点为南极点,乙地到丙地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南后向东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甲乙线为昏线,乙地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北京时间为14: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冰洋地区附近出现极夜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宇宙环境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