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下图为“2007年部分国家石油产、消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最大的两个国家是2.美国石油进口量比中国大得多,其原因主要包括
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墨西哥
D.伊朗
E.社会经济发达
F.国内能源资源贫乏
G.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H.能源利用率低
参考答案:1. AB
2. A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石油资源。
1.结合图示:石油产量高,而原油消费量小的国家,则石油出口量占本国石油产量比重高。故选AB
2.美国石油进口量大,主要从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角度分析;美国的国内能源生产丰富,能源利用率低。故选A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全球地壳共划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深海沟
D、板块内部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长江中游由于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开阔,水流缓慢,泥沙淤积多,为江心洲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读荆江某河段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2.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E.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F.盛行西风带来的降水
G.夏季午后的对流雨
H.山地冰雪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弯曲处凹岸侵蚀严重,图中③处为凹岸,受侵蚀严重;顺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严重,所以②处侵蚀严重,所以主航道位于②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受锋面雨带推移的影响,属于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雨。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某地段河流与地下潜水的等水位线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说法与图示相吻合的是2.关于该河流所在的地区可能正确的是
A.此时地下潜水补给河流水
B.河流的b岸受流水侵蚀,
C.河流流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该河段最有可能处于下游河段
E.太原
F.合肥
G.贵阳
H.乌鲁木齐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侵蚀作用和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的分布,潜水由潜水位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为河流水补给潜水;a为凹岸受侵蚀严重;河流流向无法判断,该地区等潜水海拔较低,位于平原地区,最有可能为河流的下游。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该潜水位线较低,该地海拔较低,太原位于黄土高原,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乌鲁木齐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都较高,安徽合肥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3.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E.③气流比较湿润
F.乙处多锋面雨
G.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H.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I.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G.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其气压分布规律。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甲处为上升气流,气温比乙处高,甲处气压比乙处低。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丙处气压比甲处低,又因为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故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2.在中纬度环流中,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多晴朗天气。3.在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中,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此时海洋上是高压,是由动力作用形成的副热带高压,陆上为低压,是由热力作用形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点评:本题借助一幅图,考查了三大知识点,题目很基础,但综合性强,这也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