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2.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E.地势高,气温低
F.云量多,反射强
G.距海近,水汽多
H.纬度低,对流旺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30?N纬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了我国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它们分别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上,因此图中③线表示地势高低的变化;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弱,因此②是年太阳辐射量曲线;而7月均温大致随海拔降低而升高,因此①是7月均温变化曲线。
2.b处是四川盆地,因为阴雨天气多,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太阳辐射弱;地势高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较强;四川盆地距海比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远;三地在同一纬度,因此其他三个选项错误。
考点:本组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大气受热过程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从地质构造看,A是________,该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B地钻井,是否能找到石油?说明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各类岩层的相互关系看,最晚形成的岩体是________,该岩体附近________(能、不能)找
??? 到大理岩。
(4)图中甲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向斜;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a、b________。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上覆岩层是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____________中找;要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中找。(填甲或乙)
(5)如果该地区岩层中有一层为石灰岩,则该地区可能出现的旅游资源是____________地貌,在我国的
???????? _________________高原较为常见。
参考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
(2)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处是向斜,②处是背斜
B、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C、①②处是火山活动造成的地形
D、③④处是稳定岩层构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题。
1.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E.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F.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G.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H.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中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判断,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2.地壳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壳物质循环及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壳物质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