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八)
A.正午太阳高度大 B.白昼时间长 C.太阳辐射强 D.晴朗天气多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东非高原。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该地全年高温,为热带地区,从降水量分配看,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只能是热带草原气候。B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量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小,该地1月、7月的降水量差距大,A错。在非洲没有季风气候分布,C错。该地降水较多,不可能是沙漠气候,D错。
【小题2】日照时数与当地的天气状况密切相关。读表格数据,该地1月降水量20.4mm,降水少晴天多,所以日照时数多;7月降水量123.3mm,降水多,阴天多,所以日照时数少;D对。正午太阳高度主要影响日照强度 ,不是日照时数的主要影响因素,A错。该地位于北半球,1月白昼时间比7月白昼时间短,B错。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比冬季强,C错。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日照时数的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________
A .珠江三角洲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三角洲
D .四川盆地
(2 )兰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________J/cm2 。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应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适?________
A .郑州、海口、贵阳
B .上海、重庆、台北
C .昆明、兰州、北京
D .福州、广州、成都
(4 )某校(40 °N )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调查后,发现热水器的倾斜角度是一个固定值,他们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将图中的支撑杆设计成可调节的活动杆。你认为改进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 )D
(2 )约135 ;120 晴天较多(气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国际标准时间是指中时区区时,北京时间指东八区区时,世界时位于东八区偏西,时间相差8小时,应在北京时间基础上减去8小时,经计算,选A正确。
考点:区时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图中的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15点。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的另一部分,并用斜线表示出黑夜部分。
2.图中A、B、D三处,日出最早的是 处,D处昼长为 小时。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月 , 时 分
4.图示当天,上海日出、日落的方位分别是 和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参考答案: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1、绘图略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局部晨昏线图和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1)由D点的地方时为15点,推出弧线BC为昏线;因为AC为赤道,所以连接AB的弧线为晨线。图中弧线AB以东、以南,弧线BC以西、以南部分为白天,剩余部分为黑夜。
(2)由(1)所得信息,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因为A、B、D三点位于北半球,冬至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因为A纬度最低,所以昼长最长,所以日出最早。D点地方时为15时且位于昏线上,可知15时为日落时间,由日落—日出=昼长,得到D处昼长为6小时。
(3)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纬度为23º26′S,45ºE为白天的中央,即为太阳直射经线。
(4)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上海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中AB、AC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D为BC的中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 )
A.1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小题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地方时为( )
A.0:00
B.6:00
C.12 :00
D.18:00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仔细审题,结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中的一般规律进行合理判断。由于AB、AC为两条经线,而且相交与A点,所以A为极点;由题意可知B、C两点是晨昏线与同一纬线的两个交点,而且D为BC的中点,那么B、C两点应该关于经线AD对称;由于D在晨昏线上,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可知,D点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切点,其最小纬度是66°34′,即与极圈相切;根据经线长度的计算方法可知,A、D间的球面距离最大为(90°-66°34′)×111=2608km,所以不可能超过3 000千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
【小题2】若A为北极点,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C点位于晨线上,根据晨线的含义: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所以该界线左侧为夜半球,D点所在经线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者24时,故选项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自然环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