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泥石流经常发生在
A.黄河三角洲
B.川、滇、黔山区
C.黄土高原
D.天山山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川、滇、黔山区同时具备这3个条件。故选B
考点:泥石流
点评:本题考查泥石流常发生的区域,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下列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

A.铜矿、焦炭
B.雷电、沙漠
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直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自然资源的分类:非可再生资源(如化石燃料、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森林、海盐属于自然资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中下游的渔业、土壤、入海口、地下水等自然要素出现异常,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数量有限性
B.地域差异
C.利用潜力无限
D.整体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埃及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中下游的渔业、土壤、入海口、地下水等自然要素出现异常,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2.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A.甲
B.乙
C.丙
D.丁
E.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F.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G.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H.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到秦岭—淮河一线为我国冬季0 ℃等温线所在地,根据第一幅图可知该山的山麓冬季气温为0 ℃,根据1月和7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可以判断年温差最小的是甲地,故选A项。
2.该山海拔为1 200米左右。该山的不同高度,1月和7月的气温递减率是不一样的,且1月份大约在380米以下的地方出现了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上升的现象,即逆温现象;7月份山顶的气温大于0 ℃,不可能有终年积雪。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明确气温年较差的含义,另外本题也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判断下面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2.该山南坡比北坡垂直自然带显著的主要原因是南坡
A.针叶林带、高山灌木林带、积雪冰川带
B.针叶林带、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
C.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积雪冰川带
D.积雪冰川带、高山灌木林带、针叶林带
E.纬度低
F.相对高度大
G.向阳坡
H.迎风坡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垂直自然带谱的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热量水分条件都在降低。所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有针阔混交林变为针叶林;山顶为积雪冰川带。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影响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和相对高度,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发展。该山南坡比北坡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复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