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四)
A.群发性 B.随机性 C.突发性 D.链发性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地震的震中位于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是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大地震。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A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链发性特点,D对。群发性是多种灾害一起发生,A错。没有随机性特征,B错。海底地震引发海啸是规律性的,不是突发性的表现,C错。
小题3:遇到地震,避震的方法很多,在家里,可躲在结实的床、桌子下,①对。在影剧院,人员密集,不可能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应先躲在椅子下面,②错。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注意避开电源位置,③对。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④对。所以D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此后接踵而至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材料二:下图为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日本地震引发巨大海啸,这说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_______性。
(2)日本和A国均处于太平洋的西岸,在同等情况下(假定两国东海岸相应位置均发生同等级别的地震和海啸),海啸对A国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日本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核电比重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0%,试分析日本核电比重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本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大小小两千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链发
(2)澳大利亚东海岸分布有平行于海岸的大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我国的雨带会随着夏季风的进退而南北移动,在夏季风比较弱的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可能产生的灾害状况是 (?????)
A.南涝北旱
B.南北皆涝
C.南旱北涝
D.南北皆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当夏季风比较弱时,则夏季风推动的雨带移动速度较慢,则雨带较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地区,而雨带影响北方地区的时间较少,故容易出现南涝北旱。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雨带的移动对东部地区的旱涝灾害的具体影响情况,并能结合具体雨带的强弱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该地理事件发生 ,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的损失。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没有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不是自然灾害,是地理事件,A、B、D错。1976年唐山大地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损害了人类生活环境,C对。
本题难度:简单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环境与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