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①低温严寒 ②风速较平稳 ③海拔高,缺氧 ④距中山站较远,需设置中继站 ⑤环保要求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极洲。小题1:A项长城站位于极圈以外,终年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错误。B项偏东的地方总比偏西的地方早看到日出,即地方时最早。故结合三地的经度看,昆仑站最东;故B项正确。C项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长城站最大;D项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则日出均在正东方向;错误。
小题2:②根据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且由于纬度高,地势高,故风力较大;错误。
小题3:考查南极洲,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报登载一则消息说“今日,吐鲁番市(约90°E,43°N)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9∶30,而日落时北京时间是18∶30。”根据这则消息,判断问题
小题1:该城市此时的季节是(???)
A.秋季
B.夏季
C.冬季
D.春季
小题2:这天吐鲁番市的日出地方时大约是(??)
A.7∶30
B.8∶00
C.8∶30
D.6∶00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时间可知,昼长是9小时。昼短夜长是冬季的特征。
小题2: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120°E)9∶30,吐鲁番市(约90°E,43°N)=9∶30-2小时=7∶30。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小题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中地球昼夜状况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季,北极气温较高,正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长,黑夜变短;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类地行星。故选A。
小题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地球与①、②行星相比,所具备的是液态水和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而太阳辐射、地形和岩石圈及地震和火山等都不是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海上有甲、乙两个小岛,一年中,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不包括
A.经纬度位置
B.地形海拔
C.太阳直射点
D.海陆位置
小题2:关于甲、乙两岛正午太阳高度年较差(某地一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H)的比较,正确的是
A.△H乙>△H甲
B.△H甲>△H乙
C.△H甲=△H乙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据图:甲、乙两岛既有经度差别又有纬度差别,因为两地“有时甲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乙岛上居民先看到日出,有时同时看到日出”,因同在北半球,故晨线呈西北—东南向,甲地先看到日出,则倾角接近最大时段即接近6月22日前后。如图所示:
而实际上,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差异的因素包括经纬度位置、地形海拔、太阳直射点,不包括海陆位置。
小题2:这道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极值问题,不同地区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同的。
热带地区:
Hmax=90,
Hmin=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Hmax—Hmin=当地纬度+23度26分
温带地区:
Hmax=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min=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Hmax—Hmin=46度52分
寒带地区:
Hmax=90—(当地纬度—23度26分),
Hmin=0,
△H=Hmax—Hmin=Hmax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46°52′(如果极夜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用负数表达则可以扩大到极点),从赤道到回归线由23°26′渐渐扩大到46°52′。所以得出本题答案B。
点评:本题难度太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影响日出时刻的影响因素,熟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地球上形成四季的根本原因是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几乎不变。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天文上来看四季的划分,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为依据,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四季划分的基本依据。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自然灾害与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