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D.缩小地区差距 参考答案:小题1:A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区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棉花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淮平原,新疆等地。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这些地区种植此种农作物的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所以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自然条件和产业化基础。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图中降水量是逐月累计,各月降水量越大,累加值上升越快。从图中数值可以看到,6-9月降水量累计增长很少,几乎为0,说明夏季气候干燥,降水少。10-次年3月,降水累加值增长快,说明降水量大。北半球6-9月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由此判断图示区应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冬季主要受西风带控制,C对。北半球东北信风是干燥的,降水少,A错。东南信风在南半球,B错。极地东风影响区不会是亚热带,D错。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该地是地中海气候,典型农产品是葡萄,所以可发展葡萄酒工业,D对。甘蔗产地要求夏季高温多雨的生长环境,该地不产甘蔗,A错。蚕丝生产在我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不生产蚕丝,B错。甜菜是北方中温带地区的农产品,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
新加坡示意图
材料二
据法新社2013年6月20日报道,“史无前例”的雾霾19日晚袭击新加坡,严重干扰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6、7月份新加坡都会有大规模的雾霾天气,但雾霾的罪魁祸首却是印度尼西亚。
材料三
海事业是指与海洋工程(船舶、钻井平台等)相关的制造和服务业,包括船舶设计、制造、维修、改装等。新加坡的海事业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新加坡自然资源缺乏,国土面积647.5平方公里,人口543万。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门答腊岛种植油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加坡雾霾产生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一、三,评价新加坡海事业发展的区位因素。(8分)
参考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光照充足;(2分)冲积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油棕是热带经济作物,对光热要求较高。同时需要水源充足且排水条件好。再结合当地特点回答。
(2)一方面要注意新闻背景。另一方面考虑印尼在新加坡的位置关系,每年6、7月份影响此地的风向主要为西南风,西南风把苏门答腊岛烟雾吹往新加坡,形成雾霾天气。
(3)分析区位因素要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新加坡海事业发展有利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交通发达,科技发达;不利区位因素:资源匮乏;劳动力不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加入WTO以后,粮棉生产受到的冲击最大,花卉、园艺业有较大优势。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我国粮棉受到冲击的原因是
A.没有国际市场的销售经验
B.生产效率低,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
C.产区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
D.国民崇尚洋货的消费心理影响
小题2:我国花卉、园艺业的优势主要在于
①市场广阔 ②科技水平高 ③劳动力成本低 ④土地价格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比较国际上的粮棉生产,我国的主要不利因素是机械化水平较低,故劳动生产力低,而导致了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
小题2:花卉、园艺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是我国发展花卉、园艺业的优势所在。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和不利因素,注意与国外的农业生产的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有关农业区位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突出
B.自然因素是农业区位选择必须考虑的因素
C.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政府政策
D.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A错误;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条件,B正确。影响上海郊区的乳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市场,C错误;影响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D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作用,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主导区位因素。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