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卫星发射以当地的自转线速度为初速度,而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可提供给卫星较大的初速度,利于节省燃料。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7分)。 |
参考答案:(1)(5分) 23°26′S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图表示东半球,则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经线分别是20°W和160°E经线,则图中乙所在经线为70°E经线;曲线表示晨线,其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00,即70°E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则160°E为12:00,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晨线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甲所在经线位于乙所在经线以东45°,此时的地方时为9:00;甲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因此甲点9:00日出,昼长为6小时。此时为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因此三点中丙昼长最长;该点位于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2)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冬至日,若图中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则变为夏至日。在此期间,北半球各地(包括甲地)昼长由最短变为最长;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先减小,到春分日时昼夜等长,之后在变大;南极圈上的丙地由极昼现象变化极夜现象;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变为甲>乙>丙。
考点:气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05°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中a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内蒙古高原秋高气爽
B.南极附近出现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小题2】图中b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元旦
B.清明
C.建军节
D.国庆节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
【小题1】该同学从秋分开始进行观测,到第二年的秋分结束,正好持续了一年时间,a点日出7:00后,所以是秋分日以后,北半球此时进入秋季,内蒙古高原可能出现秋高气爽,A正确;南半球此时是冬半年,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B错;春节一般在2月中上旬,即南半球的夏季,而此时南半球为春季,南非华人不可能欢度春节,C错;澳大利亚冬雪纷飞位于南半球,此时为春季,因此不可能出现冬雪纷飞,D错,所以本题A正确。
【小题2】据图可知:图中b点位于春分之后,太阳直射点进入北半球且向北运动,因此此时应该为3月份以后。而元旦在1月份;建军节在8月份;国庆节在10月份,故排除。清明节在4月份,所以本题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04:00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开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纽约(西五区)的同学观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实况直播的时间是( )
A.28日15时
B.28日11时
C.27日15时
D.27日11时
【小题2】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圣地亚哥昼长夜短
B.堪培拉昼长比东京长
C.北京寒冷干燥
D.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小题3】奥运会期间,伦敦多云雨天气,给比赛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形成这种天气的是( )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暖锋
D.盛行西风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北京是东八区,纽约在西五区。东八区位于西五区东边十三个时区,所以纽约的时间是7月28日04:00向西十三个小时,为7月27日15时。
【小题2】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所以圣地亚哥、堪培拉、巴西高原这些位于南半球的地方,当地应为南半球的冬季,昼短夜长,所以A、B错误,D项位于当地冬季草木枯黄。C项北京7月寒冷干燥显然错误。
【小题3】伦敦奥运会期间多云雨天气,主要是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和气候影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两地情况不同的有( )
A.昼长
B.地方时
C.自转角速度
D.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若EO、FO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
A.2时
B.4时
C.18时
D.20时
【小题3】若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EP、FP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
A.P地的地理坐标为70°N,90°E
B.E、F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
C.E、F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D.P、E、F三地的昼长相同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若P点为极点,0为地心,则E、F 两地到达极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二者的纬度相等但经度不同,因此二者的差别就是地方时不同。
【小题2】若 EO、FO 分别为两条日期分界线的一段,因为这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 30°,因此0时的经线可能为 150°E(W),则北京时间可能是22 时或18 时;
【小题3】若 O(20°N,90°E)为太阳直射点,弧线 EP、FP 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一段,则P 点为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P 点的地方时为0 时,地理坐标为70°N、 90°W,E、F 两地的经度差要大于30°,因此二者的地方时差也要大于2 小时,由于二者 距P 点距离一致,因此二者纬度相同。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城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