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A.甲区域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B.甲区域自然植被种类比乙区域多 C.秋夜乙区域河面附近上升气流较强 D.冬季两区域河段的含沙量均较大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甲图中河流水流平缓,河运繁忙,应是下游冲积平原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乙图中谷深流急,位于上游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D对。
【小题2】甲区域河流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A错。甲区域地形平坦,相对高度小,自然植被种类比乙区域少,B错。秋夜乙区域河面降温慢,附近上升气流较强,C对。冬季两区域河段的含沙量均较小,D错。
考点: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及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0分)材料一:内蒙古河套平原由前套平原和后套平原组成,后套平原北靠阴山,南至黄河。从1869年至1925年,民间水利专家王同春创造了引黄灌溉的传奇,直到今天,他开创的“八大干渠”依旧灌溉着后套平原的万亩良田。
材料二:呼伦湖水系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呼伦贝尔是我国重要牧区且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为呼伦湖水系位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一及图分析后套平原的形成过程。(6分)
(2)简析呼伦贝尔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及适宜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10分)
(3)呼伦湖盛产的呼伦贝尔白鱼,其肉质鲜美的主要原因是(4分)
参考答案:(1)(6分)初期受内力作用影响断层以北的阴山不断抬升(2分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该地地质构造图可知,后套平原地区地壳断裂下陷,后在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作用下形成平原。初期受内力作用影响断层以北的阴山不断抬升,以南的平地则不断陷落,(形成了一个断陷湖盆),后期受外力作用黄河带来大量泥沙(经过多次改道)流水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
(2)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相应的工业及服务业(如旅游)。有利条件: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形平坦,土地租金较低;河湖较多,水源充足;市场广阔;政策支持等。适宜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 适宜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该地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采矿业和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还可以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3)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因纬度高,鱼类生长速度慢,湖泊水质好等。
考点:地形的成因、地质构造、农业生产区位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D??????????板块,E??????????板块,F??????????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字母)相互???(运动方式)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图中的????板块和???板块(填名称)碰撞挤压形成的。
(3) 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多选):?????????????(2分)
A、高大的山脉????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参考答案:(10分)
(1)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本题考查板块分布。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第(2)题,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安第斯山脉是图中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3)题,图中A为亚欧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深邃的海沟或岛弧。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板块的相对移动对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影响。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相撞地区可形成山脉、海沟、岛弧等,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链,如科迪勒拉山系、东亚岛弧链;大洋板块边缘形成海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
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C.石灰岩、火山岩、片麻岩
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岩石按其成因不同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由岩浆活动冷凝而形成;沉积岩受外力作用而形成;变质岩受变质作用而生成。
考点:本题考查岩石分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结合不同的形成过程掌握岩石的分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列四个岛屿图,判断下列题。
【小题1】四岛中,常年在西风影响下,呈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 西风带控制的范围主要在400~600大陆西岸,根据图中四岛的具体位置分析,②岛西边没有大陆阻挡,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小题2】根据世界板块的分布范围判断,②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④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都属于板块消亡边界,因而多火山、地震。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太阳对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