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变为30°时,下列说法:
①太阳辐射点南北移动幅度大了;
②寒带的范围变小了;
③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大了;
④温带的范围是纬度30°~60°。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意义。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同,与极圈的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的度数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寒带范围变大,则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黄赤交角变为30°时,太阳直射点最大可以移动到30°,则昼夜长度的变化幅度变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回答问题。(16分)

上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月7日。(4分)
(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如图所示)一艘位于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邮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约是?????。(4分)
(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但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2分)
(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4分)
(5)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在如图所示时刻,地球上较快一天的范围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3,5
(2)135°W,11°43′N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中0°和45°W经线可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西经度度数减小的方向即地球自转方向),A点为北极点。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半年。经线AC与45°W经线相对,经度为135°E,且为子夜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C点纬度为66°34′N,B在AC的中点,其纬度为78°17′N。
(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即二分日,再根据该日过后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断是春分。日期为3月21日左右。晨昏线通过B在日期上应该为3月21日至6月22日的中间,大致为5月初。
(2)“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说明该游客所在地地方时为6时(赤道上6点日出),已知135°E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可计算地方时为6时的经线其经度为135°W。晨昏线通过B点时,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根据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这一规律可计算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1°43′N。
(3)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有两点其正午太阳高度相等,这两点到直射点的纬度差相等。晨昏线通过B点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1°43′N,从北京(40°N)到直射点纬度11°43′N的纬度差为28°17′,在直射点南侧与11°43′N纬度差为28°17′的纬度为16°34′S。
(4)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即从5月初到6月22日左右,北半球上海的昼长时间逐渐延长,到6月22日左右昼长最长。地球公转向远日点(7月初)靠近,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公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
(4)地球上被日界线和子夜线分为新旧两个日期,从子夜线向东到180°(日界线)属于新的一天,从子夜线向西到180°(日界线)属于旧的一天。图示时刻,子夜线为135°E,从135°E向东到180°属于地球上较快(新)的一天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代表晨昏线与某地方时经线的交点日移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该点移动速度最快,则该地方时为2.若该点地方时为24时,则在下面日期中,该点移动最快的是
A.3时
B.6时
C.9时
D.12时
E.4月1日
F.5月1日
G.6月1日
H.7月1日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1.纬度越低纬线越长,24小时完成一周,相应的速度也就越快。如6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最长,故速度最快。
2.24点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日期越接近6.22或12.22,该纬线的纬度越低,也就是纬线越长,故速度也就越快。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某军舰在160°E,40°S的洋面上向正南方向发射射程6KM的炮弹,炮弹落在(?? )
A.北半球
B.东半球
C.西半球
D.在160°E经线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南纬40°到南极点约5500千米,所以该炮弹应该落在南半球,A错误;因为是向正南发射的,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应该向东侧偏转,所以炮弹应落在西半球,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1分)

图中大小圆分别代表0?和60?的太阳高度,粗弧线代表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1)该日当地日出时间是???????,白昼时间长???小时。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2)该地的经度是?????,纬度是??????。假设在该地向南发射炮弹,炮弹将会沿经线向西偏。为什么?(2分)
(3)若当地看到日环食,则该日月相是????。发生日环食的条件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当地时间6时或北京时间8时????12小时??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可看出北京时间8时太阳高度为0,北京时间14时当天太阳高度最大,且太阳高度与60?相切,北京时间20时太阳高度为0,以上可推出当天白昼为12小时,日出为当地时间6时或北京时间8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所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为: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由图得出该地时间6时,北京时间8时,所以当地经度在北京西相差30?,该地经度为90?E,该日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当地纬度差,所以当地纬度为30?N.根据地球自转导致地球偏转规律,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
(3)日环食时,月球挡着太阳光,地球上的人才可能看到日食,此时日、月、地呈一直线,该地处在月球的伪本影中,为新月.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月球对地球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