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_;F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_,引起A、F两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2)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地处?????????板块与????????板块消亡边界的B地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地震属于???????灾害,海底地震会引发??????等次生灾害,使得灾情加重。
(3)C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D地风向如图中所示时,浙江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D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E处洋流按性质分属于????????,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可知,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F地纬度较高,气候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引起A、F两地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由于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条件。
第(2)题,由图可知,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为板块的消亡边界。按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地震属于地质灾害,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使得灾情加重。
第(3)题,C地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其形成原因是地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第(4)题,当D地南亚实行西南风时,北半球为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浙江省昼长夜短。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的。
第(5)题,E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海域大洋西岸,按性质分属于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的具体考点有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一一对应关系、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渔场的成因、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本题充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问题。
1.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3.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公转轨道是个很扁的椭圆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E.a
F.b
G.c
H.d
I.持续变快
G.逐渐变慢
先变慢再变快
先变快再变慢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运动。
1.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故B项错误。
2.国庆节10月1日,最接近秋分日,利用图示直射点的位置判断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则b为秋分日。
3.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7月初)最快;远日点(1月初)最慢;故从5月1日到9月10日,中间经过了远日点,说明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2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哪一位置的极地投影图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位置时为1月初,冬至日的日期为12月22日,接近于近日点,图中D为冬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根据地球逆时针旋转,判断为北极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B为夏至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时,地球上不同纬度四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自转线速度分布,读图回答:(10分)

小题1:地球上不同纬度自转线速度大小分布规律是???????????????,图中D处位于????(纬线)。
小题2:图中A~D四处中,纬度最高的是??????处,其余三处按由低纬至高纬的排列顺序依次是?????????????????。
小题3:图示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B点的昼长为?????????????????小时。这一天,北京(约116°E,40°N)与上海(约121°E,31°N)两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是????????????????,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度;两地中白昼较长是?????????。
小题4:若图中C处位于太平洋西海岸,则流经C处附近的洋流是????????????。
参考答案:小题1:
本题解析:小题1:线速度是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处最大,为1670千米/小时。
小题2: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纬度最高;ACD三点中,D位于赤道,C位于直射点,靠近北回归线,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0°,位于北极圈内,所以,三处按由低纬至高纬的排列顺序依次是DCA。
小题3:图示这一天,根据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处正午太阳高度为70°,可以判断太阳直射20°N。B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0°,可以推出B点为北极点,昼长为24小时;北京(约116°E,40°N)与上海(约121°E,31°N)两地中,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9°,相对较小的是北京;根据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北京纬度高于上海,昼长上海小于北京。
小题4:C处位于太平洋西海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为顺时针,西岸为日本暖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5,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问题。
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2.图中各线条分别表示的是
A.C的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6点
B.经线OC与昏线BC的夹角为66°34′
C.A的经度为45°E,地方时为6点
D.晨线AB与赤道所成的夹角为23°26′
E.AB为昏线
F.BC为晨线
G.晨昏线ABC的长度大约等于OQ的2倍
H.圆弧APC为夜弧,在时间上比圆弧AQC都早一天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1.日期分界线包括180度经线和0点所在的经线,由于ABC代表晨昏线,则0点位于BP所在的经线,OQ经线为180度经线,故图示南极圈内为极昼现象,直射点纬度为23°26′S,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央,经度用180度经线推算,为135°E,故计算C点经度为135°W,地方时为18时;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为23.5°;根据OQ为180°,则OA为45°E,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即地方时为6时。
2.结合上题分析,AB为晨线,BC为昏线;图示晨昏线为南半球部分,为地球大圆的一半;OQ为经线长的一半,为地球大圆的1/4。C项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