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A.乙地气温日较差最大 B.巴西热带草原正值湿季 C.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 D.墨累达令盆地播种小麦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题干给出的“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12月北半球昼短夜长。乙有极昼现象,排除B。甲地昼夜等长,所处位置是赤道。只有丁,昼长14小时,夜长10小时,符合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丙丁则位于日出时的日影之中,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短于12时,为我国冬半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楼影从日出再到日落时扫过的范围,明显经过丁处的时间最短,日照最长。
小题2: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丙丁则位于日出时的日影之中,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长短于12时,但长于4时,故不难得出该日当地的昼长约9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示意某日极昼圈(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圈)内的太阳高度分布,读图完成1~2题。
小题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A.10°S
B.20°S
C.10°N
D.20°N
小题2:极昼圈以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
A.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B.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C.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D.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示区域的太阳高度变化,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为地方时为12:00时的太阳高度,从极昼圈向极点递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间由7:40开始改为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1小时。而此时我国某城市仍保持9:00上课,19:05放学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小题2:资料中所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小题1:作息时间是根据白天时间长短来确定的。“十一”过后,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为了充分利用白天时间,作息时间相应的调整为第一节课时间延迟,放学时间提前。
小题2: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当北京某中学第一节课开始为8:00时,某城市的作息时间为北京时间9:00,即该地比北京迟1小时,说明此城市位于北京的西侧,东南、华北、东北与北京在同一时区范围内,作息时间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