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二)
A.a﹥b﹥c B.a﹤b﹤c C.a﹦b﹥c D.a﹥b﹦c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题干信息“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城市沿河流分布可推理该城市早期应呈带状或放射状。
小题2:城市地租分布的一般规律:自市中心向外,地租逐渐递减,故A项正确。
小题3: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故图示在交通干线沿线,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
小题4:影响高级住宅区分布的主导因素为环境,故比较选项内容,由于其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较好。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基础性较强,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掌握交通、地形等因素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②掌握影响城市地租分布的经济因素和一般规律;③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右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24~25题。
小题1: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苏、粤、浙
B.苏、皖、滇
C.京、辽、鲁
D.沪、浙、赣
小题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最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分布能力。读图可知,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三个省级行政区为江苏、浙江和广东
小题2:对城市宜居状况的评估是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进行的。西北地区城市的宜居状况较差,最可能是由于生态环境差,如缺水、植被少、风沙大等。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地关系思想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