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随着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至2003年云南省丽江市已基本形成了较为优化的产业结构。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E.2003年较1992年就业结构比例变化最小的是第一产业
F.2003年第一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G.2003年第三产业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
H.该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很高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发展。
1.比重不断下降的②表示农业;丽江市的旅游业发达,故比重迅速上升的①表示第三产业。故D项正确。
2.A项变化最小的是③第二产业;错误。B项利用2003年的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计算,②第一产业的单位劳动力产值最低。正确。故C项错误。D项反映二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从表中看出,德国是世界上2.德国农业比重很小,仅占国民总产值的1.6%,但机械化程度高,以乳肉畜牧业为主。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德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在德国北部形成了3.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据此,可以看出德国是一个
A.发达的工业国
B.发达的农业国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E.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F.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
G.全国林业基地
H.以水果、蔬菜为主的农业区
I.大中城市为主的国家
G.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
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
城市集中分布的国家
参考答案:1. A
2. B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德国的人均汽车、钢、煤等拥有量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达的工业国。A对。德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冷湿,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农业不占主要地位,表格中没有农业方面数据,B错。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目前发展速度不如发展中国家快,C错。德国发展早,经济基础雄厚,D错。
2.德国北部平原地势低平,冬冷夏凉,土壤贫瘠,气候冷湿,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但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所以A错、B对。林业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不占用平原区土地,C错。水果、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属于城郊农业,D错。
3.根据材料,德国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仅有三个,说明德国是一个中小城市为主的国家,B对、A错。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农业人口少,C错。由材料可知,德国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中小城市散布全国,不是集中分布,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农业区位因素,城市化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属于鲁尔区发展优势区位条件的是
A.铁矿资源丰富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C.离煤矿区较近
D.有充足的淡水和便利的水陆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其早期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当地丰富的煤炭;附近法国洛林高原丰富的铁矿石;便利的水上(莱茵河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内河水运以及丰富的淡水资源)、陆上交通;广阔的欧洲市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针对江苏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从事农业生产首先必须做到
A.考虑交通条件
B.因地制宜
C.有全球意识
D.发展机械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来发展农业生产即因地制宜。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下列产业布局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2.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A.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船运中心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
B.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宝钢建于上海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武汉建棉纺厂在温州建鞋、帽批发中心
E.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F.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G.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H.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是技术导向型工业,乙是原料导向型工业。符合的是C项。
2.丙类是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目前转移的趋势是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由发达地区移向欠发达地区。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