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A.① B.② C.③ D.④ |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6月中旬、下旬,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梅雨天气。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①最冷月气温低于0℃,为温带季风气候,但是冬季气温不是太低,所以为华北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4:适宜种植小麦和甜菜应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四川盆地冬季暖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四川盆地北部山脉阻挡了冬季风,使盆地内受冬季风影响小,则气温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两种转型升级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产业链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
B.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研发、设计
C.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
D.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原材料采购
小题2:途径Ⅱ中最可能承接④环节的地区是
A.珠三角地区
B.台湾地区
C.韩国
D.苏北地区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根据纵轴箭头方向表示附加值升高,所以①代表附加值最高的环节,研发环节。②是设计,③是原料采购,④是附加值最低的环节,加工制造环节,所以C对。A、B、D错。
小题2:加工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过程中,总是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与长三角地区相比,珠三角地区、台湾地区、韩国都是经济发达地区,A、B、C错。苏北经济开发较晚,是欠发达地区,D对。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带 | 国内生产总值(%) | 人口总量(%) | 人均GDP(元) |
东部 | 59 | 41. 1 | 10. 089 |
中部 | 27 | 35. 7 | 5. 407 |
西部 | 13 | 23. 2 | 4. 217 |
参考答案:小题1:东大于中大于西?东大于中大于西小题1:有所扩大小题1
本题解析: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东部大于中部大于西部。小题1:从图表信息可知,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小题1:本题根据地理位置,从能源,市场,交通,科技,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2.通常是“桥比路贵”,甲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原因
A.两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共同特点是水、热配置差
B.两地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产地
C.两地交通都具有沿河湖、沿铁路的便利
D.两地城市高度密集,都接近消费市场
E.节省投资成本
F.减少对沿线城镇切割
G.保障旅客安全
H.节省土地资源
参考答案:1. CD
2. B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甲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组合好,所以A错误;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矿产资源缺乏,铁矿石从国外进口,所以B错误;CD叙述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2.本题考查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条件。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主要目的是保护耕地,以桥代路成本高,但是可以少占耕地,保护耕地资源,同时可以减少对沿线城镇的切割。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