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多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多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少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少 参考答案:小题1: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图中甲位于30°-40°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丁位于25-35大陆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错。同理,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戊为温带季风气候,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错。丙的最低纬度25度左右,不会出现河流结冰,C错。 乙—丙—戊自然带更替是因为乙、戊降水较多,丙降水较少,因此,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参考答案:1、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据图回答20~22题。 |
参考答案: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局部区域。结合该地形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青藏高原; P点表示拉萨。是我国的藏教中心(属于佛教)。
小题2: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降水少,土壤发育程度低。农业生产的优势:光照强,温差大。
小题3:图示箭头所示区域表示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落差大,故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1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图2为“该大陆R河干流某河段处的景观”。读图回答10~11题。
小题1:图2景观大致位于??????????????????????????????????????????????????(???)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d河段
小题2:图中传统民居建在高地的主要原因是??????????????????????????????????(???)
A.就近获得水源
B.降低居室气温
C.避免洪水灾害
D.向外扩大耕地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总量。图为“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小题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A.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从第一幅图上看,北半球纬度越高,生物量越大;从第二幅图上看,东经度越大,生物量越大,说明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小题2:该地的纬度是40°N~52°N,经度是108°E~122°E,定位为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温带草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该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防灾与减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