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02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0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左图为某国家部分领土示意图;下右图是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

材料二: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堵截山谷的挡水体统称为堰塞体。图示山区有众多堰塞湖分布,近几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堰塞湖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图15为堰塞湖示意图。
(1)与40°S南侧相比,描述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2分)
(2)评价甲河中上游水能开发的自然条件,并说明理由。(8分)
(3)推断图示山区中堰塞湖迅速消失可能的自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差异:北部聚落多(密度大);等级高(规模大)。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题分析聚落分布特征和原因,与40°S南侧相比,北侧聚落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是北部聚落多(密度大);等级高(规模大)。原因:北部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源丰富;交通发达;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等。
(2)水能资源的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既要有充足的水量,又要有较大的落差,在开发水能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有利面,又要分析不利面。
(3)地质灾害过程中,山区形成的堰塞湖地基不稳定,容易导致湖水下渗外流;火山灰覆盖;受滑坡、泥石流填埋;气候变暖冰川退化,蒸发加大;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湖水位抬高,冲破堰体,湖水外流;气候变暖冰渍堰体融化,湖水外流。从而导致堰塞湖迅速消失。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
①SO2 、NO2 排放????????②CO2 排放????????③水土流失????????④酸雨???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23-2,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工厂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水泥厂选址 ,理由 ;炼铁厂选址 ,理由是 。
(2)拟在城东建一飞机厂,该方案是否可行 ,理由是 。
(3)拟将开工的铁路桥,从自然角度考虑设计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4)若该地区位于我国江南某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 (填一种即可),耕作制度应为 。
参考答案:1)不合理?水泥厂位于冬季风居民区(城市)上风向,产生的大气
本题解析:在季风区,应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将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住区在下风向。桥涵孔径、桥梁的高度都要考虑暴雨强度。气候资源决定种植制度,江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都利于水稻的种植,而且能达到一年两熟。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利用与_____________发展关系示意图。
(2)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最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
??????????????????????????????????????????????????????????????????????????????????????????????????????????????????????????????????????????????????????[???? ]?
???????? A、农业社会阶段
???????? B、工业社会阶段
???????? C、后工业化阶段
(3)工业社会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
???????? 响,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
???????? 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
(4)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然资源利用将有什么新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社会经济
(2)A
(3)大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